十佳博士研究生:许银才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相关资料图)

“努力、勤奋、顺利、好运……这些关键词共同见证了我这几年的心路历程。”化学学院有机化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许银才把“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都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静待花开。”

许银才2013年走进吉林大学,2017年直博到吉林大学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凭借丰富的社会实践工作、突破且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和研究生期间的出色表现,他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奖、唐敖庆化学奖学金、优秀毕业研究生、吉林大学一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直博生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励。

“单调”又有趣的科研

在谈起自己读博期间最大的感受时,许银才用“单调”且有趣来概括,“这看似矛盾,实则又不矛盾。单调是因为做科研的生活轨迹可能比高中阶段的‘三点一线’还要‘三点一线’;有趣是因为每次看文献都可以学到不一样的知识,自己发表的文章被引用之后,感觉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别人是有帮助的,就感觉非常有意义。”

“我的研究内容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一个物体不发光,当你用灯照或者通电之后,它就发光了。简单的说,就是以材料为载体的能源转换。”许银才说他感觉材料化学领域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反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创造出很多对生产生活和人类社会有用的东西。“它们一发光,看着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非常漂亮,我就被吸引了,愿意为之去付出。”

许银才十分注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等五种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英语和记忆力对于做科研非常重要,我一直努力在这些方面进行提升。”他通过独特的分子设计,成功合成了多种高效率高色纯度有机发光材料,提出了普适性的基于前线分子轨道工程分子构筑高效率高色纯度有机发光材料策略,并为相应的分子构筑打开了新的合成之门,还开辟了具有圆偏振特性的高效率高色纯度有机发光材料这一新的方向。

“我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动了窄光谱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为宽色域和高分辨率显示铺平了道路,目前正与知名光电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到目前为止,许银才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CS Chem., Adv. Optical Mater.等化学和材料领域公认的权威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SCI论文15篇,以本人为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SCI研究性论文5篇,单篇引用最高100次,总引用263次,其中两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入选“Very Important Paper”,以本人为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一篇Adv. Mater.,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研一的时候,有个材料我合成不出来,组里张老师带着我鏖战,干了三天三夜。”许银才说他也经常会遇到科研上的困难,每逢遇到问题,他的状态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直到问题被解决。“人有生物钟的规律,但是实验过程是没有这个规律的。当实验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吃饭都没有固定的时间,有的时候就是订外卖,更夸张的时候,我们在实验室睡了好几夜。”正是因为对待科研有着这种几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守,许银才在每次遇到困难之后都可以“逢凶化吉”。

丰富又充实的经历

“我感觉每次参加学术会议,都是了解领域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提高鉴赏能力,重新评估自己的过程。”许银才已经参加了7次学术研讨会议,其中口头报告5次。在“2021年第十四届吉林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暨第七届吉林省科协研究生论坛”做口头报告获得一等奖,在“2021年有机光电材料博士生论坛暨天津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做口头报告获得一等奖,在2021年吉林省研究生科技论文演讲比赛(理科分赛场)获得二等奖,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新星学术论坛”做口头报告获得三等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次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便是灵感触发,这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丰富了知识水平、提升了科学素养、塑造了创新能力。

科研任务虽然繁重,但许银才从未忽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他参加吉林大学“求实·求识”志愿服务工作,吉林大学第十六期“励志·立志”训练营,并组织部分活动,获得“杰出营员”荣誉称号;他主动加入吉林大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的志愿者队伍,协助学院研究生办公室收集资料和整理文件;作为优秀博士生代表在“首届‘唐敖庆’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吉林大学第十四届博士生论坛”开幕式上发言,并作为志愿者为广大研究生提供服务和帮助;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与化学学院迎新服务工作,给研究生新生同学做新生座谈和学术报告,分享交流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体会。

2021年,许银才被遴选为吉林大学化学学院研究生德育助管,协助研究生办公室开展研究生相关工作,并多次为研究生新生同学开展主题班会,帮助新生同学快速适应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与生活。疫情期间,他作为楼间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为广大研究生做学业分享,鼓励大家积极调整心态,在疫情中如何做科研。他还积极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训练获得国家级优秀,其中一人保送北京大学,一人保送南京大学。“饮水思源,我想从这些力所能及的点滴小事做起,默默地回馈学校和学院,积极地支持学校和学院工作建设,为母校美好未来贡献一点力量。”

自律又精彩的生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热衷于锻炼身体,锻炼在我生活中占有挺大的比重。”许银才说他的锻炼一般都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到操场上面跑跑步、做做俯卧撑、练练单双杠。“锻炼已经形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了,我很享受肌肉放松的过程,感觉锻炼之后整个人都会很舒服。”天气好的时候,他也经常会和实验室同学打打羽毛球。除了锻炼,许银才还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晚上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

“除了特殊情况,我们的科研时间分割的非常规律,每天都有固定去实验室和回寝室的时间。”尽管有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多数的时间许银才还是留在实验室搞科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没有周末的概念了。“我感觉做科研和看文献本身就是一个放松的过程,我没有感觉很累,反而感觉乐在其中。”许银才非常喜欢看风景,寒暑假有机会的时候,他也会出去旅游。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去过了全国十几个城市。

“专注”是许银才做好每一件事的法宝。“拖沓和磨叽我感觉是要不得的,自律非常重要。”不管是在做科研还是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很多人喜欢边做边看手机、刷短视频,这样原本的时间就被压缩了,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许银才认为专注就是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该玩的时候好好玩,该放松的时候好好放松,该搞科研的时候好好搞科研。”

对于科研和生活的良好把控让许银才顺利完成了博士期间的学习,他的博士毕业论文《基于硼氮骨架的窄谱带高效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盲审以“3A”“全优”通过,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许银才认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在于发了多少文章,而是自己做的东西对别人来说是有意义的,每当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别人引用,对别人的科研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时,内心的获得感满满。

“回想读博的生活,忽然感觉这五年转瞬即逝。之前感觉五年好长,没想一晃而过,我已经毕业了。”许银才说读博期间还是留有了一些遗憾,感觉自己在有些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没有打牢,知识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还有就是明确科研方向的时间比较晚,摸索的时间比较长,感觉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博士期间本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这方面的教训比较深刻。“但是人总要向前看,希望这些遗憾能够激励我更好地向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接下来几年我要继续多出科研成果,多发高水平SCI论文。未来的人生目标就是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优秀的前辈们一样成为教授,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学着他们的样子走进他们的青春。”许银才说受教于“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大校训,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他将以过去成绩为契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攀登科研高峰!“希望自己不骄不躁,继续保持优良的习惯,在科研的道路上继往开来,也祝福母校吉林大学的未来越来越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