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跑道上,“小百花”激情绽放
青春跑道上,“小百花”激情绽放
“你可知苍松劲柏老太君,戎马倥偬身经百战势凛凛。你可知宋室栋梁我的父,披坚执锐南征北战挂帅印……”正月初五晚上7点,柯桥区瓜渚湖畔百花剧场内,锣鼓铿锵,越韵悠扬,舞台上的华丽纱幕准点拉启。
当晚,传承版《穆桂英挂帅》再一次绽放在百花剧场舞台上。与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下称“绍百”)经典版的《穆桂英挂帅》不同,这次的传承版由两位“85后”青年演员陈雯婷和屠少桦主演,着粉蓝大靠的“穆桂英”和穿白衣铠甲的“杨宗保”甫一亮相,整个舞台就绽放出青春的独有魅力。
复排传承版和青春版经典剧目,是“绍百”去年在疫情期间“烹制”的一道大餐。“绍兴小百花”是越剧界响当当的一块牌子,自1986年建团以来,这个地方剧团陆续造就了吴凤花、吴素英、陈飞、张琳等一大批越剧名伶。时光荏苒,30余年后,“绍百”是否依然后继有人?文武戏如何实现青春传承?《穆桂英挂帅》《劈山救母》《盘妻索妻》《陆文龙》《孔雀东南飞》五台大戏六个版本复排的圆满完成,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这些剧目,基本上是原生代梅花奖老师的经典剧目,此次复排,是一次青年演员从唱腔到表演的全面接棒,挑大梁的全是青年演员,年纪最小的是00后。”柯桥区文广旅游局副局长、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团长李建忠告诉记者。
“穆桂英”陈雯婷年龄稍长,是原生代演员们的大弟子,也是团里青年演员们的“小姐姐”。“复排老师们的经典剧目,真正挑大梁、演主角了,才更能体会到老师们的拼劲儿,体会到‘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的情怀。”功底过硬的陈雯婷春节期间也丝毫不敢懈怠,为了初五的演出,初二她就回到团里,每天到排练厅练习。去年,她参与复排了《穆桂英挂帅》《劈山救母》《陆文龙》三台经典剧目,出演的角色中,既有刀马旦,也有大青衣。“这是我戏曲生涯里最艰辛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1988年出生的屠少桦参与复排了《穆桂英挂帅》和《陆文龙》,英气逼人、身手矫健的她,唱功是个坎儿。“大段大段边打边唱的高亢唱词,真怕她拿不下来,没想到坐排时,她不降调不卡壳地全唱下来了,惊喜!”《穆桂英挂帅》是吴凤花和陈飞两位“绍百”原生代演员的经典剧目之一。复排以来,原生代演员们亦师亦姐,每天“钉”在排练现场,手把手把自己几十年的舞台经验掰开揉碎、传授给青年演员。
“《陆文龙》和《穆桂英挂帅》,两本都是文武大戏,都有很大难度,我能不能胜任这个戏?我的体力吃得消吗?这么多高难度的唱腔我唱得下来吗?排练之初,我每一天都在自我追问。”演出前夕,在化妆室内,屠少桦边调油彩边回忆。“死磕呗!哪怕掉层皮也要把这两台戏拿下!”为了补上唱功这一不足,她常常背上10几斤的大靠,边跑边唱,排练厅里一蹲就是一整天。
“年轻演员演绎青春故事,收获年轻观众,这是戏曲青春长驻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把这一棒交接好、传承好,是我们原生代演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国家一级演员、绍兴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党支部书记吴凤花说。
舞台上,“穆桂英”和“杨宗保”双枪对垒,情愫暗生;舞台下,观众席掌声阵阵、笑声不断,气氛热烈、年味浓厚。“这些青年演员和他们的老师一样优秀,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