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东干部猛踩“征迁油门”不松劲

7月11日上午9时,孝顺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项立军喝了一口浓茶,皱了皱眉头。“我放的茶叶多,有些苦。”当天凌晨3时,项立军才忙完手上的征迁工作,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凑合一夜。没休息好,他只能喝浓茶提提神。

金义新区东片城中村改造征迁自5月20日启动以来,“白加黑”“五加二”是项立军的常态。上午8时前到村,整理资料、研判分析,帮助村民搬家、腾空,下午马不停蹄到村民家中入户走访,直至晚上10时甚至凌晨结束一天的工作……征迁以来,项立军几乎没有休息日。7月10日是东片城中村改造无证建筑签约的节点,干部们更为忙碌,全力以赴攻坚,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高效做好工作。

“项镇,进来坐坐。”昨天,新仁村村民老盛见到项立军,热情地打招呼。其实,项立军第一次见到老盛时,就吃了“闭门羹”。老盛冷脸赶他走,项立军笑眯眯回应,找了个板凳坐下。“你的情况是这样的……”项立军站在老盛的角度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下子走进他的心里。“你们一趟趟上门,也真的不容易,我签。”从晚上8时到次日凌晨2时,你一言我一语,热茶一杯接着一杯,老盛终于同意签约,大家听了如释重负,长时间的辛苦付之一笑。在征迁上,项立军巧打感情牌,用真情“钥匙”打开群众征迁“心锁”。

征迁,成为“孝顺铁军”赛马场。所有征迁干部是这样奋斗着的:进驻现场一线实地办公,将担当写在一线,尽心竭力把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真情巧解千千结,百姓对干部的信任也就一点点在心中建立起来。

烈日炎炎,在外面待一会就满头大汗。7月11日,奔忙在征迁一线的孝顺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戴毅出现中暑症状,有些头疼。他坚守在工作岗位,入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晚上10时多,新仁村征迁指挥部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戴毅等人从村里夜谈夜访回来正召开碰头会。各小组将从村民那收集来的意见和诉求汇总、分类,研究解决办法,群策群力、共商对策,解忧纾困暖民心。

孝顺管理处主任朱文达已在办公室睡了近一周。“7月10日是重要节点,我们必须拼尽全力。”患流感的朱文达身体乏力,嗓子沙哑。他吃颗喉片,继续工作,为村民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将心比心地算好经济账。

征迁50多天,曹俊峰已从一名征迁“新兵”逐渐成长为“精兵”。曹俊峰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孝顺中队副中队长。5月下旬,他被抽调到孝顺镇征迁指挥部,成为征迁队伍的一员。“我以前没有接触过征迁,在‘老乡镇’的指导下,我对征迁政策有了更深的了解,从‘默默听’到‘细细想’再到‘慢慢说’,渐渐摸到了门道。”现在,曹俊峰能逐条给村民讲解政策细则,推开了一户又一户征迁户的“家门”与“心门”。

自征迁启动以来,孝顺镇各攻坚小组协同作战、加班加点,实施“党建+征迁”工作法,齐心合力铆足干劲,以马不停蹄连轴转的姿态,掀起了大干快上、合力攻坚的干事热潮。2天,党员全部签约;11天,发放首笔征迁款;25天,打响房屋拆除“第一枪”;40天,实现签约率、评估率100%……提速度、加力度、添温度,孝顺征迁稳步快走,按下城市更新“快进键”,比出扛旗争先“精气神”,拼出赶超发展“加速度”。

(记者 唐宇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