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洪泽区农业农村局:生态优先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洪泽区农业农村局:生态优先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区农业农村局依托洪泽区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农耕体验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四带五区一园”格局初步形成。洪泽区绿色稻米种植面积11.37万亩,“岔河大米”被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获江苏最美绿色食品大米企业称号,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农场,淮安市唯一。“洪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包装使用率达60%以上。牵头举办2021“苏韵乡情”江苏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淮安)专场推介。国瑞有机稻米产业园获批江苏省农耕实践基地,龙禹生态园、洪泽湖度假村获批江苏省康美基地。龟山村、头河村入选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渔家风情万荷园、五湖生态农场入选江苏省休闲农业主题创意农园。田园雅居和花海康居两个新型农村社区被省特色田园乡村联席会议命名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描绘出一幅新时代“鱼米之乡”乡村振兴新画卷。
扎实推进秸秆离田利用。搭建起“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秸秆机械化离田利用模式,全年实现秸秆离田利用30万亩,占比30%以上;创新实施“五化三提升”(基料化、燃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环境质量提升、种植效益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提升),推动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位居淮安市第一。
全面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粪污治理专项整治行动,对洪泽区68家规模养殖及8家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农用地土壤进行采样、检测、环境质量评价,实现洪泽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112N”模式,即建设区级农药包装废弃物转运中心1处,建设镇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12个,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N个(所有农药门店),形成“政府监管、主体回收、统一处置”的工作机制。化肥农药下降比例位居省市前例,获批建设部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和部级“酸化耕地治理示范县”,淮安市唯一。
深化推进生态湖区建设。投入约3亿元深入开展“两船”清理整治,清退湖区住家船2500条、餐饮船27条和非法新增住家船198条。编制洪泽湖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实施方案,成立洪泽湖渔业发展公司,推动渔业产业向“以渔治水”生态养殖模式转型。全面完成洪泽湖、白马湖等水域退捕禁捕处置工作,获省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书面表扬。
着力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围绕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探索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路径,以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为目标,采取市场运作和政策支持相结合的办法,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人居环境管护新机制、就近就业新路径和乡村产业发展新场景,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宜居宜业长效机制,着力提升乡村外在“颜值”、培育内在“气质”,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培植市级示范村13个,编排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42个,累计投入资金2285万元,市级示范村创成率位居淮安市第三名。
(来源:洪泽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