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集聚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企业复工复产保障
产业集聚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企业复工复产保障
“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为加快提升全区工业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率,实现2022年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红”,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坚持“疫情防控和保生产保运转”双轮驱动,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做好七项硬核举措,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从健全完善返岗返工疫情防控制度、科学精准强化员工疫情防控管理、抓紧抓实重点区域风险防控、全面加强跨境人货管理等方面落实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在筑牢生产企业疫情防线的同时,按下了复工复产“启动键”“快进键”,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应急措施“细”。坚持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反应,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及时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制定工作方案,部署防控措施。研究下发了《产业集聚区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冷链物流疫情防控方案》等,制定了保障企业生产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
坚持统一领导、联防联控,依法防控、科学应对。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企业管理组、消杀工作组、医疗救护组、物资储备组、集中隔离点工作组等,明确岗位、明确职责。各专业组及各分包人员既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疫情防控工作、发展生产各项环节的闭合。
压力传递“实”。强化风险防控,管委会、职能部门、企业管理组的全体人员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分包到各个企业。结合各企业实际,相关分包人员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了复工返厂人员排查、信息上报、门岗卡点设置、需隔离人员的管控、重点部位消杀等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细化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履行各自工作职责,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协作,形成了压力逐级传递、任务逐级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时,坚持常态化督查。产业集聚区纪委对工作人员作风纪律、各企业卡点的值班、各工作专班履职等情况进行24小时督查,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确保了人员到岗到位、工作措施扎实落实、工作成效真实有效。
排查、管控“严”。地毯式搜索拉紧复工复产“安全线”,做到措施落到实处,时刻筑牢抗疫“防火墙”。各企业认真做好了疫情防控卡点的值班工作,均配备有宣传音响、测温仪、口罩、消毒液、行程码、健康码和公告等,实行“一看二问三扫四测五登六消”工作法严格把关,尤其是关注流动人口多的物流行业等重点时段、区域。结合疫情防控新特点、新要求和新任务,细致排查不疏忽,实行防控排查日报机制,做好了返乡来鹿人员尤其是中高风险及相关联地区人员的排查、统计、上报工作,准确掌握各辖区和企业现有人数、每日返乡人数、核酸检测数,做到了“底数清”。针对返鹿人员,需要驻厂隔离的,实行门前张贴公示,严格出入管控;需要集中隔离的,从接站点直接进入集中隔离点,实行无缝对接转运,同时强化防护消毒。实现核酸检测及疫苗接种全覆盖,及时统筹安排操作,跟进督导,反复查漏补缺,确保了不漏一人。
宣传发动“广”。通过产业集聚区企业工作信息微信群、企业家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宣传录音,宣传车、村级大喇叭、流动音箱、条幅、标语、公告、彩页等宣传形式齐上阵,各防控卡点也是宣传的首要阵地,做到了宣传全铺开、全覆盖。同时,指导、支持各企业在防控预案、健康宣传、物资储备、上下班管控、来访接待、错峰就餐、厂区消毒等各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动员。
生产保障“全”。扎实做好社会面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指引和规定,做实做细人员培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通过配套做好医疗卫生、治安消防、餐饮商超等公共服务保障,为企业当好联络员、服务员,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障医护用品足,第一时间盘点企业防控物资储备情况,积极帮助联系调配口罩、酒精、消毒液、测温枪等医护用品,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了企业生产正常需求。保障物流运输通畅,及时指导、督导物流及快递公司切实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保持安全正常运作,保障物流畅通。保障冷链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人员、货物、车辆凡进必消必检,做到人、物、环境三同防。积极宣传冷链管理指南,组织开展培训、实战演练。严格货物装卸消毒、厂区消毒、操作人员隔离防护管理。
保生产、保运转“稳”。保障企业用工,结合各地最新疫情防控情况进行比对,及时劝阻中高风险及相关联地区的人员返厂、进厂,有效避免了输入性疫情发生;对非中高风险及相关联地区、健康码行程码均为绿色、可以直接通行的进厂人员,安排专人到高速站、火车站接站,确保安全进厂。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推进,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问题抓紧补短板、强弱项,落实好各类要素保障,鼓励基层和企业用足用好推进复工复产政策及各种扶持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融资等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推进产业联动,加大走访指导力度,增强区内产业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实行联动生产力度,提供便利条件和绿色通道,推动全面保障生产。同时,按照区内、区外共赢原则,对涉及区内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对涉及区外的政府类问题积极协调,确保各企业生产正常运营。加大金融援企力度,利用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周口市金融支持防汛救灾有关政策,广泛征询企业资金需求,积极宣传、推介、协调,破解企业资金周转难问题,进一步保障企业生产,保持经济发展。
营商环境“优”。抓服务、实现高效率,发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提供酒店式、菜单式、保姆式服务。主动对接项目各服务事项,24小时接受企业反馈问题,能够当时解决的及时解决,能够当天解决的绝不拖到明天,本单位无权解决的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加强沟通、积极协调解决,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坚持软硬环境双向发力,在打造软环境上,为入园企业手续办理开辟绿色通道,成立服务企业工作专班,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对企业跟踪服务指导,坚持落实代办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采取线上申报与线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为入驻企业全程代办项目立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以及后续规划、建设、土地等相关手续,做到“干部多操心,企业少跑路”,实行“保姆式”无偿服务,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在打造硬环境上,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不断完善道路管网、通讯、超市、职工公寓等基础配套设施,方便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
经过各部门的齐心协力,截止目前,产业集聚区9家在建项目已经全部复工,527家规上、规下企业已经全部复产,真正实现了“开门红、全线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