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宿迁市:“五项举措”构筑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线

宿迁市:“五项举措”构筑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线

宿迁市坚决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视频会议和省应急厅视频调度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全面研判部署,狠抓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确保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是压实责任绷紧“安全弦”。宿迁市安委办下发《关于加强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压紧压实各地各部门安全防范工作责任。3月1日,在收听收看应急管理部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视频会议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明康指出,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保安全、护稳定工作意义重大。宿迁市各地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生产安全事故,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下降”。

二是分析研判明确“作战线”。宿迁市制定并严格执行定期按月会商和临时紧急会商研判机制。2月25日,市安委办和市减灾办组织公安、应急、交通、卫健等16个市直重点部门,对3月份及全国两会期间宿迁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明确将危化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公共卫生等领域安全生产以及森林火灾、大雾、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领域的33项安全风险作为重点防范对象。实现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研判早、风险清、目标明、部署实,从根本上掌握事故灾害防范的主动权。

三是融合汇集用活“信息化”。2021年,投入300余万元新建市应急指挥中心,目前已实现横向与公安、水利、交通、城管等14个部门的视频互联,纵向连接贯通省应急厅、9个县区应急局以及宿迁市70余个乡镇街道,通过配齐配强视频会议终端、移动布控球、指挥箱、应急宝、无人机等多样化通信装备,形成了“点线面”全覆盖的应急指挥信息化网络。以应急预案、应急资源等要素为核心,打通宿迁市47个部门9亿余条数据,实现24个减灾示范区、87个市级微型消防站、92家重点企业应急装备物资等相关数据全入库,建成“宿迁应急云”,全面满足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需求。

四是立足实际建强“应急队”。宿迁市结合行业情况、产业结构和风险特点,市应急管理部门联合住建、重点企业等单位建成了危险化学品、粉尘涉爆、城镇燃气、森林火灾、地震等5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扶持培育宿迁黄河水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越野e族等6支社会救援力量,国电洋北公司、洋河酒厂等40余支企业力量,骨干队员达3000余人,常态备勤队员300余人。投入200余万元充实各类队伍应急装备物资,组织队伍开展江苏省融合应急通信演练、城镇燃气综合应急演练等活动。建立重点时段应急救援队伍前置备勤新模式,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化工园区、主要道路交通枢纽建成“快速应急响应救援圈”,实现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快速响应。

五是有备无患织密“保障网”。在市县两级布局建设5个应急物资库,备存6000件各类应急装备和救灾物资,建立物资仓储、调拨和运输协调机制,健全物资管理办法等制度。围绕物资需求、仓储、分配、运输四个环节的保障链,建立应急物资装备查、调、运、收全流程电子化台账,为应急处突做好充足的物资保障。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协作力度,与江苏省恒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等本地大型企业签订应急处置联动协议,与京东仓储、义乌商贸城、淮海建材城签订应急装备联储共用协议,充分撬动社会应急储备资源,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