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稻一麦”轮作 一年可获三收 石帆农户探索农田高产新模式
“两稻一麦”轮作 一年可获三收 石帆农户探索农田高产新模式
长势喜人的小麦。通讯员 蔡宽元 摄
昨日,在石帆街道霞雪村一带的农田里,农户们正抢抓难得的晴好天气,疏通排水沟,为即将抽穗的小麦做好养护。只见,一望无际的农田里,郁郁葱葱的小麦已有20多厘米高,长势喜人。“去年晚稻收割后,我们根据街道农技人员的建议,尝试种植小麦,通过‘两稻一麦’轮作模式,提高亩产效率。”乐清市宏财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百贤告诉记者,他从事农业生产已有几十年。过去,当地农户一年主要种早晚两季水稻。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农田冬闲,无法耕作。去年晚稻收割后,他和合作社的农户在政府引导下划出420余亩农田作为冬种小麦生产示范片,试行“两稻一麦”轮作。据介绍,乐清市晚稻播种一般在7月初,11月收获。而小麦的生长期正好在11月至次年4月,收割完冬小麦后,刚好可以赶上早稻插秧。“两稻一麦”的轮作模式,可充分发挥冬季农田的最大效益,达到两种作物无缝对接,实现一年三收。“去年,市面上小麦每公斤价格在2.4元左右,以一亩300公斤产量计算,除去每亩成本,再加上财政补贴,年增收达10余万元,经济效益不错。”望着生机盎然的小麦,赵百贤和农户们脸上笑开了花。石帆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罗秀强介绍,“两稻一麦”三熟是一种水旱轮换、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种植模式。从去年开始,石帆街道多个农业合作社打破常规,在冬闲时节种上冬小麦,通过轮作充分发挥冬季农田的最大效益,目前已有1100亩农田尝试种植小麦。为了确保丰产丰收,近期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和石帆街道的农技人员守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精准服务”,护航“两稻一麦”轮作模式丰产丰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