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江北区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35万余元

去年江北区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35万余元

近日,记者从区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去年江北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5.06万元,比2020年上升29%,共受理咨询、投诉、举报10274 件。其中 受 理 投 诉7090 件 , 占 受 理 总 量69.01% , 已 办 结6967 件 , 办 结 率98.27%;受理举报2774件,占受理总量27% , 已办结2608 件 , 办结率94.02%;接受消费者咨询410件,占受理总量3.99%。

去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主题,积极探索投诉举报处理的新办法、新机制,充实人员并加强维权队伍素质建设,创新推出“一宠一档一检一退”宠物销售新模式,加大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二手车、价格、产品质量等举报案件的查办力度,利用企业座谈、派发宣传册、直播等方式进行消费维权宣传,形成了消费者投诉举报“快速反应、及时跟进、全力解决”的工作模式,为推动建设放心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提高消费增长、提升消费能级,促进江北区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受理的投诉分为商品类投诉及服务类投诉。商品类投诉中的质量类投诉占比最高,有1955件,占投诉量的50.48%。服务类投诉中的合同类投诉占比最高,有1251件,占投诉量的40.43%。在受理的举报中,广告违法行为1338 件, 位列第一 , 占比48.23%。产品质量违法行为413件,位列第二,占比14.89%。其他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263件,位列第三。

另外,去年职业打假件仍占大头。据不完全统计,职业打假人的投诉举报件共计2000多件,大多来自全国12315平台,其中单人举报最高多达20余起。举报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线上购物、网络消费等领域,线上由于举报的便捷性和低成本性,举报商家涉嫌虚假宣传等广告违法行为占多数。而线下维权目标一般选择商家生产或销售的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商品,最容易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商品包装标志不全、预包装食品的标签标志违规、标注成分与实物不符、商品已过保质期限等。

由于辖区内包含有收吧收吧、公运二手车等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以及二手车经纪公司 160 余家,体量庞大,去年二手车投诉举报量居高不下。江北区共收到关于二手车交易的投诉举报件近400件,主要原因:一是二手车本身质量、车况存在问题,商家隐瞒汽车真实情况;二是空白合同现象仍然存在,很多消费者为图省事,与销售人员达成简单的购车意向后,就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很容易踏进“消费陷阱”;三是各项费用不明示,贷款买车时未在贷款合同或协议中列明费用,先签合同后告知。

关键词: 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