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帮订报纸送餐上门 疫情期间南京各区为老人服务获认可

帮订报纸送餐上门 疫情期间南京各区为老人服务获认可

“叔叔,我给您送饭来了。”3月22日,11时00分,李霞将打包好的饭菜送到65岁独居残疾老人王万能家中。看到李霞,老人笑盈盈地说,“疫情发生后,我最担心吃饭咋解决,幸好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让我不用为吃饭发愁,太开心了。”

疫情来袭,西善花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暂停堂食,把一日三餐送到订餐的老人家里。“照护员统一送饭到家,老人不再需要外出,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社工李霞说。

疫情再袭古城,雨花台区多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给辖区老人提供送餐、代买、代办等服务,使老人足不出户户就能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近日,家住南站社区万科九都荟82岁的高龄老人贺继民打电话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希望通过中心帮助,给他和老伴订一份《南京日报》。老夫妻俩每天有读报的习惯,报纸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

义务跑腿帮代买,基本生活有保障

“辛苦你了小李,帮我买了一大堆菜拎上来,让我不用跑腿,有新鲜蔬菜和肉吃。”3月22日,齐修社区居民对帮她义务跑腿的雨花恒宇工作人员说。

76岁的独居老人朱凯明腿脚不利索不方便下楼,患有老人患高血压、哮喘、腰间盘突出等多种慢性病,每周二次生活物资采买需求、水电煤气费缴纳,理发都靠站点服务。

“多亏你们帮我代买,让我不出家门,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朱凯明老人说。

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入户助洁、上医院开药、水电煤气费用缴纳 ... ...齐修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发挥多年为老服务的优势,延伸了疫情之下的为老服务,既切实解决了老人们的实际困难,又帮助社区“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救助,让老人、社区齐欢颜。

电话访问,关爱独居老人“不缺位”

针对疫情在家的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的关爱,更是不能缺位。板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将目光聚焦在高龄独居老年人的身上。整个行动从入户问需、电话访问几资源链接等方面入手,雨花恒宇迅速加入了协助老年人打赢这场“战疫”。

疫情期间老年人被劝导尽量不出门,社交受限,使得很多老年人面临跟多孤独、苦闷和空虚。针对这类情况,社工在入户期间给与老人们心理关怀和情绪疏导,虽然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来的效果显著,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已经是很大的心理慰藉,为老人们戴上心理的“口罩”。

悉心探访表关怀,温暖独居老人心

22日上午,嘉业社区独居老人徐法华家中,又迎来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润乐社工。

独居老人徐法华今年79岁,退休以前的工作环境导致肺不好,呼吸依靠氧气机,不便出门,站点护理员会定期上门给他测血糖血压,为其打扫卫生,陪他拉家常,让独居老人心里倍感温暖。

空巢不空心,上门“义剪”暖人心

22日下午,在油坊社区七彩星城84岁高龄老人刘明金家中,45岁的萤光志愿者徐艳化身“理发师”,上门为老人理发,在特殊时期送上暖心服务。

除做好日常工作外,高龄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起居和身体状况牵动润乐站点的心。看着刘爷爷的头发一天天渐长,站点社工小张主动联系到精通理发的志愿者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理发。当天下午,徐艳拿出推子、剃刀、梳子等工具,一展“理发师”手艺。她说:“疫情期间,尤其是老人不便外出理发,我之前开过理发店,今天我的手艺又派上用场了。”

从剪发到修鬓角,徐艳认真耐心地替刘爷爷整理着。“我已经一个多月没剪过头发了。上年纪了,头发太长我也不舒服,这下解除烦恼了。你们工作这么忙还为我着想,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刘爷爷摸着刚理好的头发高兴地说。

(编辑/高若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