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银行业引金融活水助物流“流动起来”

上海银行业引金融活水助物流“流动起来”

目前,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各大银行机构多措并举,通过主动对接需求、灵活创新产品,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保障民生物资供应。

畅通物流缓压力

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的运输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一环,物流企业肩负起了物资保障的重要使命。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和银行保险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为推动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提供有力有效支持。

为更好地服务物流企业,解除物流企业的后顾之忧,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为物流企业抗击疫情提供金融保障与服务支撑,助力货运物流保通保畅。上海青浦地区是各大物流企业的总部所在地,疫情伊始,辖属青浦地区的工行上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支行就成立了应急保障团队,24小时留守单位,特事特办,为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处理了六十多项紧急金融需求。截至目前,工行上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支行已累计为物流企业提供超过5亿元融资。

同样是物流转运的关键一环,义言物流公司在疫情期间肩负着物资仓储的职责。随着仓储需求不断扩张,订单量快速增长,经营资金流动性压力逐渐加大,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经营压力凸显。农行上海闸北支行针对企业抵押物不足的特征,为企业发放了纯信用贷款100万元,并针对企业经营特点和生产动态,提供了一揽子基础结算服务,有效解决了公司资金瓶颈问题和金融服务需求。

上海银行利用“商车贷”服务为长途物流卡车司机、城市配送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等特殊群体购买各类经营性用车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货车司机,制定差异化措施予以纾困,满足其紧急贷款或特殊还款需求。截至目前,上海银行已为逾4.3万名卡车司机提供相关服务,信贷支持余额近40亿元。

携手科创稳生产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延长申报时间,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减缓疫情对双创载体的冲击。鼓励合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降息降费,确保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21年同期融资成本。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及辖内各分支机构积极响应号召。上海某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设备智能化运维服务、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以及工业品供应解决方案。3月以来,邮储银行上海浦东新区分行为该企业累积提供800万元科技履约贷,助力企业调用供应链资源,为社区及防疫一线供应防疫物资。

上海世味零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造的AI无人智能厨房是由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企业与基层政府共建的社区“新基建”项目。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积极配合部分街道开展隔离餐的烹饪及配送工作。为满足其建造与经营方面的资金需求,中行上海市分行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完成7000余万元授信额度审批流程,以及首笔优惠利率专项贷款发放。据介绍,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各类科创企业投放贷款总金额近10亿元。

助力民生保供给

受疫情影响,市民对蔬菜、水果等日常生活物资的需求加大,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如何保障民生供给成为全民关心的焦点。

为全力守护农产品保供,上海农商银行为参与政府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的上海强丰实业有限公司定制授信方案,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基于企业经营生产经营不断向好、销售逐年增加以及疫情保供等因素,为该企业发放1000万元贷款,满足其疫情期间资金需求,助其每天向各封闭小区提供6万多份保供礼包。

邮储银行上海分行主动对接辖区政府单位与外部合作机构,获取抗疫保供企业名单。目前,上海分行已从市级政府部门及融担机构获取了111户涉农防疫保供企业名单和22户金融需求企业名单,均已第一时间分解下发至各分支机构安排联系对接。针对抗疫保供企业,上海分行将优先给予优惠利率政策支持。

针对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邮储银行上海分行运用无还本续贷、周转贷等无缝续贷方式,优化贷款期限管理,科学匹配小微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做好无缝续贷增量扩面工作。对于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普惠客群,通过延长节假日设置、消除征信影响、“贷款停息”、展期及续贷等扶持政策,帮助受困客户渡过难关。

关键词: 银行机构 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