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物好管家”上线试运行

昨日一早,文保安全巡查员陈海心来到八亩墩越国大墓遗址现场,开启日常巡查工作。他绕着遗址及其四周仔细查看有无违建、盗掘等现象,随后拿起手机打开一个小程序,点击“打卡”。在县文体旅游局文物科科长林成博的电脑上,打开“安吉县文物局智慧监管平台”后,就可以查看当天陈海心等一批业余文保员的打卡巡查情况。

双方的“无缝对接”,得益于县文体旅游局“文物好管家”的上线。安吉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文物大县,截至目前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908处,其中国家级大遗址1处、国保单位5处、省保单位9处、县保57处,文物安全管理工作压力较大。“原先文物保护、监管工作以文化执法大队、文保所日常巡查和乡镇(街道)文体站不定期巡查为主,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林成博介绍,该局与县融媒体中心下属文澜公司合作开发“文物好管家”系统,借助数字化手段,真正做到文物保护、监管更智慧。

该系统由“一张图+一张网+一个驾驶舱”组成,分电脑端、手机端和大屏端。“一张图”即安吉县不可移动文物点位图,根据文物巡查员巡查上报的情况,运用红、黄、绿“三色图”进行三色风险划分,充分了解文物的健康状况;“一张网”即巡查网,安排乡镇(街道)、村巡查员和业余文保员加强巡查频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辖区域,通过现场手机定位打卡实现更好监管;“一个驾驶舱”是整个系统核心,划分文保单位、烟感设备、白蚁设备、入侵设备等不同功能区块,实现对省级以上文物监控全覆盖,同时对一些寺庙等古建筑和易燃的木质结构加装无线烟感等报警系统,一旦出现异常,报警系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方便及时处置相关突发情况。

“数字化系统上线,围绕‘事前预警、事中介入、事后倒追责任’三个环节,推动安吉县文物集中式、全流程管理。”林成博表示,目前“文物好管家”还处于试运行阶段,接下来系统还将不断优化完善。另外,考虑到大安城片区是文物重点领域,系统还专门打造了“大安城片区监管平台”,安装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地波微震动入侵探测系统等,对整个片区文物安全进行重点管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