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让小苹果托起村民增收“大梦想”


(相关资料图)

秋风送爽、硕果盈枝。初秋时节,走进通渭县新景乡王湾村,山间梁峁绿树成荫,随处可见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村庄内,村级活动场所设施完善,功能健全。村民生活安居乐业,一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尽收眼底……这一切改变,离不开新景乡王湾村郑长吉的引领带动。

王湾村位于通渭县新景乡东部,这片挂满了“金果果”的小山村,十多年前地里种植的全是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广种薄收,村里无特色产业带动,这让王湾村群众一度深陷增收致富难的困境。

如今,通过道路改造、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措施,王湾村旧貌换新颜,“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成为历史。

月亮还悬在半空,天尚未透亮,晨风掠过田野,清晨5点,郑长吉骑着电动车下地开始在苹果地里忙活……

现年51岁的郑长吉,是通渭县新景乡王湾村村委会副主任,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

“2000年,去山那边的静宁县走亲戚,发现他们种了苹果树后,生活好了,山也变美了。当时我就想,两个地方紧挨着,可这边的山却是光秃秃的,村民的日子同样过得紧巴巴的。”郑长吉说,当时他就想,苹果产业似乎有“文章”可做。

为此,他开始关注苹果种植。

奋斗的人生,总是在应对考验中磨砺。“当时不少村民不理解,认为王湾村的传统种植就是小麦、土豆、玉米、荞,对黄土高坡上种‘红果果’这件事,村民并不看好”郑长吉说。但是性格倔强的郑长吉却认准了这条路,他认为王湾村土地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邻近静宁县、秦安县,有种植苹果的天然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第二年,郑长吉便试种了2亩半的苹果树。有了致富好苗头,郑长吉把自己也“种”到了农田里,每天不是在地里果树密植、整形改造,就是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奔波在路上。

“当时媳妇还不同意,因为苹果不像庄稼,头几年没效益,四五年后才挂果,还有一定风险。”郑长吉说。

为了种好苹果,郑长吉主动前往静宁县学习苹果种植经验,回来后在自家果园进行实践。通过几年的探索,他自己成了王湾村种植苹果的“土专家”。2004年,郑长吉的苹果捞得“第一桶金”,他的两亩半苹果收入6700元,苹果种植初见成效。

村民集体增收致富不能靠一个人战斗,还要唤起所有村民的意识。在郑长吉的眼里,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裕起来才算真正的富裕。为了带动更多村民种苹果增收致富,郑长吉在自己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无偿把苹果新的栽培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在苹果采摘销售时,他还专门请村民去苹果收购点现场看销售情况。当看到上海和广州的客户直接上门收购苹果,利润十分可观时,不少村民心动了。

无独有偶,2011年,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苹果,引进高产优质特色苗木并向村民免费发放。趁着好政策的“东风”,郑长吉对村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讲产业致富的道理,让村民认识到产业发展是造福后代的千秋大业。

自此,王湾村的苹果种植从刚开始集中在地形平坦的川地,到后来在沟壑和山梁也能“安家落户”。

“我的2亩半果园也变成了22亩,收入更是一年比一年好。”郑长吉说。

近年来,王湾村通过以红富士苹果嫁接改造为重点,运用果树密植、整形改造、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激素促花、苹果套袋、铺反光膜、综合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使烟富3号、烟富6号、宫崎、成纪1号、红将军等新品种顺利得到大面积推广,果品从产量到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解决了果树种植“大小年”的问题,果品年亩产量稳定在750公斤左右,所产果品果实大、品质好、外观漂亮,价格提高一倍多,远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

为了提高全村的果树种植产量,郑长吉曾两次邀请中国农科院果树专家曹咏春教授在田间亲自给本村果农讲授果树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曹教授的指导下,果农们很快熟练地掌握了一套新的果树种植技术。通过多年的努力,王湾村现有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946亩,苹果种植形成规模,户均达到18亩,年收入1700多万元。而郑长吉也成为当地的“名人”,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致富领路人”。

“带动村民致富,这是光辉荣誉,更是使命担当,只要肯担当、有作为,就会有收获。”为村民切切实实做事,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郑长吉这样理解他的工作。如今,这位在黄土地上不懈探索、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更加雄心勃勃,他正和其他的乡村干部一道,带领全村群众奔走在乡村振兴的阳光大道上。

“我要继续带领村民,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村民持续增收。”如今,越来越多的王湾村民正用渐渐鼓起的腰包和意气风发的笑脸,见证着家乡的变化,展现着看得见的幸福……(记者 王倩贞 通讯员 田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