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王瑞瑞,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唐集乡人,南京传媒学院2019级本科生,现任唐集乡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曾获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9年她考入了南京传媒学院,为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便开始在课余时间主动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理历史资料,在寒风刺骨的冬天用冻的又紫又肿的手描写哭墙上一千多位遇难同胞的名字,联合南京各大高校慰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老人27位,寻访500多座烈士墓等等。
为了去距离学校较远的敬老院,王瑞瑞见过凌晨五点的微光,为了寻访烈士墓,她去过藏在山里连导航都找不到的村庄,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她的名字出现在了南京各类新闻媒体上,《扬子晚报》《南京晨报》《新华日报》都先后对她的事迹进行过报道。当记者问她是如何坚持下来时,她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内心有一股不想放弃的劲,想要做自己认定有意义的事情。”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王瑞瑞充分利用每一个寒暑假积极参与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2022年7月,她响应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文明办、鹿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号召,加入了唐集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唐集乡参与防疫站点值班、防疫知识宣传、居民信息登记、反诈APP宣传下载、墙绘美化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
据王瑞瑞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调查返乡情况登记的时候,有的人刚开始会抗拒,不配合,这个时候她就会在门外耐心地解释和沟通,争取村民们的配合。面对村民的不理解,面对他们的质疑和不信任,面对一声声“你干这弄啥,出力不讨好”,王瑞瑞也想过放弃,但看着身上的红马甲,她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她知道,“服务”两个字不仅代表着温情与感动,更代表着奉献与责任,为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小事、办好每一处实事才是她该做的!
王瑞瑞说:“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工作态度足够诚恳,解释清楚返乡流程和疫情防控措施,乡亲们都会尽力配合。而且志愿服务的意义就是为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小事、办好每一处实事,这样才会让自己不断获得快乐。”
据悉,王瑞瑞在校期间参与省市级志愿服务20余项,志愿服务时长近1000小时,平凡的数字背后是“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真正体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