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记者节: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今天,是一个有仪式感的日子。
当然,记者节不放假。“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新闻在路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百度词条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担任采访报道摄影的工作人员。但是在当前这个通过“网络”发声的时代,“记者”二字早已不同于过去,仅仅“报道”某个事件已经不能满足于人们对信息的要求,现在的记者,更多的是“记录生活,为时代、为社会发声”。
从晨光微熹的街道,走到硕果累累的田垄,我们用双脚丈量世界,用笔触传递真实。
我们时常风雨伴身,无论是防汛一线、还是疫情防控一线,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为给大家带来最前沿、最及时的报道。
我们每每心潮澎湃,用镜头记录下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的热火朝天、机器轰鸣的忙碌场景,为临泽高质量发展增添最好注脚。
我们总是满心欢喜,玉米金黄、红枣香甜、农民丰收,群众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城乡越来越美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个美好的时代。
作为记者,听到的看到的都可能成为新闻线索,在公交车上、在电梯里,在田间地头、在脱贫户家里,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工作状态”,以不同的视觉去观察去捕捉去思考。当然了,记者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因为新闻没有休息日,媒体一天24小时,一周7天,无时无刻不在运转,这要求记者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方法。
下一期新闻写什么?
采访对象联系好了吗?
稿件写得怎么样了?……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最动听的话不是“我喜欢你”,而是“稿子没问题了,发吧”。
采访策划、想问题、采访、拍摄、剪辑视频、撰写新闻稿……我们用笔,用话筒,用镜头,更用心用情。
有人说,“记者这个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拓展生命的宽度。”我们不断地在平凡中寻找闪光点,在闪光点中发现平凡,将平凡人闪光的点滴变成人生岁月中一段段有质感的故事。在一次又一次采访中,了解别人的工作和生活,渐渐找到自己人生的坐标。这是记者的阅历,更是只属于记者的精彩。
记录每一刻的时间,评析一桩桩事件;坚守新闻前线,也甘愿退居幕后;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也甘愿成为新闻的配角。这就是无数新闻人热爱和追求的事业。
今天,第23个中国记者节我们把头条留给奋战在新闻现场的记者们。向每一位有理想有担当的记者致敬!敬我们怀揣热忱与梦想,以记者之名,铿锵前行。敬初心,敬匠心;敬真诚,敬坚守;敬忘却,敬衰老;更敬这份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岩蕙)
编辑:李伟丽
审核:徐 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