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监狱第三届教育转化技能大赛圆满收官

“顽石”真能被打动吗?秉性真的能改变吗?11月23日下午,全省监狱第三届教育转化技能大赛决赛在合肥举办,在微讲评教育、案例发布等竞赛环节,参赛民警们纷纷“亮剑”,尽显风采。他们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改造案例,再现了启迪良知、重塑心灵的教育过程,展示了监狱民警铸魂育人的事业追求和公正执法、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


(资料图)

为“剧中人”改写人生剧本

“如果说人生有剧本,那么赵某的前半生就是‘命运多舛的悲惨剧’‘反复无常的荒诞剧’‘跌宕起伏的多幕剧’,他的后半生剧本能否改写呢?”九成监狱管理分局民警孙骏在发布案例《剧中人的救赎》时,卖了个关子。

服刑人员赵某有一个悲惨的童年。5岁时母亲喝农药自杀,8岁时父亲出车祸去世,13岁辍学后去投奔亲戚遭到白眼。人生无常让他无力招架,他索性自暴自弃,在成年后染上毒瘾,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先后因触犯非法拘禁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被判刑,2016年又因贩卖毒品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入监以后,赵某多次与同犯斗殴,不服管理,甚至自伤自残。

监区研究制定了“五心并进”的转化方案,孙骏是赵某的承包民警。所谓“五心并进”,就是法纪塑心、打消疑心、真诚交心、“剧”力攻心、亲情暖心。教育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往往经历反复,这考验着民警的耐心、毅力与智慧。

2020年7月10日晚,赵某突然抽打自己并猛烈撞击头部,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他稳住。经调查,赵某多次去监区门诊看病,自认为没有效果,以为得了绝症。为了打消赵某的疑虑,监区派民警带他去社会医院检查,经诊断为丙型肝硬化,通过相应治疗病情就能得到控制。得知不是绝症,赵某长舒了一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赵某在拨打亲情电话时,突然狂砸电话,后被民警拦下。原来是赵某的妻子提出了离婚。民警一方面做好赵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与赵某妻子联系,告知赵某心中对于亲情的渴望。此后,又为他们申请了远程视频会见。经过一年多艰难的教育转化,赵某逐渐变得乐观、自信,改造步入正轨。

择机“添柴”融化冰封的心

省未管所(庐州女子监狱)民警姚园园发布的案例《冰融马蹄轻》,生动体现了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改造技术的有机融合,展示了新时代监狱民警的执法风采。

服刑人员陈某,1954年出生,高中文化,2011年因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漫长的刑期让陈某感到改造无望,在日记本上写满了丧气话。民警择机添“柴”,持续关心陈某的一举一动。

第一把“柴”,点燃生的希望。当陈某绝食时,民警陪伴着她,让其感受到关爱后开始进食。第二把“柴”,拨开心理迷雾。陈某因心情抑郁出现失眠,民警联系矫治监区用音乐疗法帮其放松身心。第三把“柴”,唤醒悔罪良知。陈某对减刑政策不理解,监区便邀请法律专家对她进行政策宣讲。第四把“柴”,架起爱的桥梁。陈某入狱后,年迈的父母承受不住打击,相继去世。民警多次联系陈某兄弟姐妹,并邀请他们在2019年重阳节进监参加开放日活动。第五把“柴”,重塑价值追求。陈某有黄梅戏、拉丁舞特长,民警就安排她在服刑人员兴趣小组中担任老师,这让她找到了价值感,状态越来越好。

2021年除夕夜,值班的姚园园去看望腰部受伤卧床休息的陈某,陈某见状很是感动,她眼泪汪汪地看着姚园园说:“我能不能抱抱你?”那天,陈某抱着姚园园哭了很久,哽咽着说:“这十年里,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我早就把你当成亲人了……”

在对陈某教育转化的11年里,民警们抓住每一个关键节点,集中智慧迎难而上,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擂台比拼”提能力强素质

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省未管所(庐州女子监狱)民警姚园园斩获一等奖,另有9位参赛民警分获二、三等奖。

据悉,全省监狱教育转化技能竞赛是一项具有创新性、专业性的赛事,至今成功举办三届,对内成为民警教育转化技能练兵和竞技的主要载体,对外是展示监狱教育改造成效、宣传推介监狱工作的重要平台。

此项赛事今年首次被列入“法治安徽”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而“法治安徽”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是本年度省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项目之一。因此,本次竞赛的一等奖选手拟申报“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二等奖选手拟申报“安徽省金牌职工”,三等奖选手拟被授予“安徽省监狱系统优秀教育转化能手”称号。

踔厉奋发担使命,勇毅前行谱新篇。决赛现场,省司法厅副厅长胡孔胜指出,希望全省监狱系统务必以此次技能大赛作为新的起点,在更高层次上把教育改造工作规划好、组织好、推进好、落实好,进一步固化导向、深化格局、创新管理,强化教育改造工作中心地位,锤炼本领守正创新,把教育改造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尹孜 记者 周莹莹)

关键词: 教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