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象山县以绿色标尺引领企业低碳转型
最近,象山某公司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发现,因被生态环境部门多次处罚,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被评为D级,已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像这样的环保“差等生”,今年已有好几家企业主动向县生态环境部门申请信用修复,积极改正违法行为,以争取获得良好的环境信用等级。
2020年2月,《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该办法将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列入重点环境风险源名录管理的排污单位、实施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纳入生态环境部门“双随机”抽查监管的排污单位、列入生态环境严重失信名单管理的单位等6类单位,均纳入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范围。
环境信用评价怎么评呢?据悉,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总分为1000分,包括环境守法、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社会责任等3个一级指标,以及行政执法、挂牌督办、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许可证执行、生态环境损害等12个二级指标和44项评分标准。根据这个绿色标尺,县生态环境部门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信用评价,确定信用等级(分ABCDE五个等级),并在向社会公开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等级,会同有关部门、机构及组织分类进行环境管理。
环境守信,处处得益;环境失信,处处受限。目前,象山县已有10余家企业因环境信用等级被评为D级,无法申请贷款。而环境信用等级好的企业,可在各项生态环境保护许可事项、专项资金发放、科技项目立项、评优评价活动中得到支持并优先安排,而环境信用等级差的企业除无法获得贷款外,等待它们还有多个主管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企业的环境失信的成本越来越高,从而倒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记者 张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