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田建成丰收粮仓 江海岸畔稻花香

一举摘帽“无稻市”

“6年前试种300亩获得成功,3年前扩种600亩连年高产,今年更是获得了盐碱地上亩产1250斤的最高产量。”11月28日上午,离黄海岸边仅有两三公里远的启东市东海镇东海镇村“省级示范家庭农场”——金辉家庭农场仓库内,农场主高辉手捧金灿灿的稻谷,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冬时节,放眼启东南通市农村,散布着大小1600多个像金辉家庭农场这样的专业种稻大户(合作社)。2022年,启东市水稻种植面积达8.445万亩,虽遭受60年一遇高温干旱,平均亩产仍达到1050斤,总产达到8660多万斤,均创历史新高。如此丰收画卷,翻开了启东现代农业全新篇章。谁能想到仅仅10年前,启东市农村仍是旱作作物当家,广阔田野竟无一块稻田。

2012年前,启东市乡村因土壤“犟黄泥”漏水特性,徒有“鱼米之乡”美誉,成陆200多年,屡次尝试“旱改水”种稻无果。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不少地方开展声势浩大的水稻引种工程,但因稻田“漏斗”、成本高、产量低下,而断了一代代乡亲期待吃自产“家田白米”的念想。

“建起高标田、运用机械化,南通市优质稻米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圆梦数代乡亲吃米之梦,并一跃成为国内后来居上的稻米生产强市。”话及水稻于农业繁荣、乡村振兴之贡献,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动情诉说,从计划经济时代“一米难求”,到后来每年外购数万吨大米满足百姓吃米需求,再到如今变身水稻生产强市,“一粒米”创造了启东现代农业奇迹。

攻克“田漏斗”难题

启东“犟黄泥”种稻,成功的关键在于堵住了“田漏斗”。2012年,来启从事砖窑作业的连云港籍农民王加法兄弟,在第一年利用50亩低洼地尝试种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大胆在寅阳镇包种500亩稻田。他以大幅升降稻田四周沟河水位,辅之机械化深耕,基本控制和消除了稻田漏水,获得了亩产700多斤的较好收成。

王加法兄弟“屯水种稻”的笨办法,在寅阳镇引起轰动,无奈这一办法需要特别的水系支撑,不宜面上推广。但启东市、寅阳镇农技人员却从机械深耕中受到极大启发,“可否强化耕作层超12厘米以上的深耕细耙,通过耕后适度积水,密实稻田底板,防范或减少漏水?”一试,果然见效,且这一耕作方式,于机械化作业,并无难度与技术障碍。由此,也终于找到并破解了数代人“旱改水”失败的根本难题,即早年以人工及水牛耕耙,耕作层只有浅浅的三五厘米,再加田块分散、高低不平、排灌不畅,无法实现稻田平整及均衡密实稻田底板,也就难以防范与避免稻田漏水。

推广“犟黄泥”种稻深耕细耙模式,必须有优质、连片、平坦、可灌溉农田作保证,亦需现代化大中型农机及配套设施作全面支撑。无疑,启东市农村当年并无一村一组达此条件。就在农村干部、种田大户为此发愁时,2014年起,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三级政府全面吹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号角,启东市农业“旱改水”种稻迎来曙光,也由此按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启键”。

彰显“一粒米”神奇

从当年起,启东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实施对连片规模种稻、农户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还广泛推广普及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引进以“南粳系列”为主体的优质稻米新品种。多管齐下,“犟黄泥”终于服“软”于高标田与机械化,进而在2015年催生首批17个水稻种植户,计4500亩稻田面积,当年取得的亩均产量就接近800斤。

在此背景下,启东市越来越多农户在政策激励下,“眼馋”水稻产出效益,纷纷借助于高标田功能齐全的灌溉体系、政府奖补后日益强大的农机体系和农业部门愈加周全的技术服务,争相加入种稻阵营,促使启东市水稻面积连年井喷式扩张。2016年,超过1万亩,2019年,增至5万亩,2021年,突破8万亩,今年,更是创得8.445万亩历史新高。其间,种稻大户(农场、合作社)激增至1600多个,包括沿海2万多亩低洼盐碱地在内的连片稻田,亩产不断提升。

“稻花飘香,效应多多。”历经多年奋斗,启东市2022年的水稻收成,相较于传统的“豆(玉米、棉花)、麦(油菜、蚕豆)”旱作模式,亩均增收超500元。提及摘帽“无稻市”、振兴“一粒米”引发的综合效应,陆健感叹:“‘犟黄泥’种稻,除了圆梦百万民众吃米,更是蹚出了一条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土地产出、端牢中国饭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