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公安海陵分局打好“四张牌”助推警法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按照“警法融合、三所共建”的工作要求,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东派出所联动城东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积极探索警法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全力打好融合、常态、联动、温暖“四张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合署办公联动协作,融合治理。一是与社区工作相融合。城东派出所将社区民警入户走访、反诈宣传工作与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全民普法相结合,将公安机关场所行业管理与法律规范告知相结合,将公安机关对企事业单位监督检查与举办普法活动相结合。二是与接处警工作相融合。公安机关接处警过程,司法所提前介入,将普法宣传前置,向行为人展示执法活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三是与执法办案相融合。在执法全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围绕执法的不同阶段、环节和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中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办案程序等事项进行答疑解惑、释法说理。

二、聚焦特殊群体管控,常态治理。派出所与司法所共同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管控机制,形成特殊人群管控闭环。社区民警参与审诉前调查、日常走访、季度考核、集中谈话等。一是加强监管。派出所参与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活动,社区民警协助做好集中点验、联合查访、应急处置等工作,提高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的严肃性。二是信息互通。派出所根据司法所定期通报的特殊人群信息,对辖区内人员信息进行动态排查,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再将核查信息反馈到司法所,由司法所及时比对。三是法治帮扶。派出所与司法所聘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特殊人群的“法律管家”,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纠纷调解等专项法律服务,共同做好困难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的帮困解难工作,“两类”人员回归融入社会能力得到提升。

三、优化警司联调机制,联动治理。“所所共建”从公调对接、警司联调发展到警法融合,进一步规范了纠纷受理范围和纠纷受理程序,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条龙办结、一网式跟踪、一体化研判的效果。一是快速掌握。派出所综合指挥室邀请司法所派专人入驻值班,及时掌握社会面矛盾纠纷,提高调解效率。二是随警调解。按照“处置关口前移,源头预防前置”的原则,派出所安排调解员随警而动,进行接警前介入分析、接警后分类调解。三是超前化解。打破各自为政的思维定势,借助警网格工作站及社区网格员、“老娘舅”等资源,让司法所工作人员进入社区,调解简易民事纠纷,以实现小纠纷不出社区,重大矛盾纠纷不出街道。

四、大力实施民生项目,温暖治理。统筹辖区法治资源,建立由公安民警、司法行政干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村(社区)法律顾问等组成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一是当好普法“宣传员”。三所立足各自职能,协同解答辖区内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结合“1.10”中国人民警察节、“4.8”司法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二是当好法治“辅导员”。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要求,派出所长、司法所长、基层法律服务所主任深入学校,在学生开学日开展法治大讲堂,利用寒暑假开办法治小课堂,引导师生培育良好的法治思维,成为学法、尊法、守法的带头人。三是当好帮扶“协调员”。延伸法律援助触角,派出所与司法所共同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对接机制,开通法律援助预约、上门服务等“绿色通道”,开展工作走访,为未成年人、盲聋哑等群体做好协调帮扶等工作,做到快速介入,应援尽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