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市农林集团:加快产业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3年,市农林集团将继续围绕三年发展规划,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突出四大板块,抓实六项举措,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产业基地规模。一是建设普通基地5000亩、精品基地500亩,开展示范基地、标准园、优质园等多形式规模化经营,稳定产品原料供应。二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可追溯可视化体系创新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推进农特产品加工。一是重点打造竹笋、水稻、菌菇等农产品产业链条,发展预冷、保鲜、清洗等初级加工技术,实现减损增效。二是重点发展具有三明优势的主导产业,如永安黄椒、建宁莲子等,借助当地头部生产企业,代工或开发类别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系列化产品。
强化自有品牌建设。一是集中打造“闽中明品”“尚书品”“福三明”“绿三明”及笋竹产业公共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塑造品牌形象。二是深入推进“一县一品”精品建设,持续将三明优质农特产品转化为集团自有产品,全面提升产品市场定位,打造成为高端精品。三是策划体育运动赛事,逐步完成11个县(市、区)马拉松赛道设计,举办全国性马拉松赛事,带动农特产品销售不断增长。
优化现有贸易布局。一是进一步拓宽项目储备渠道,做好白糖、大豆、棉花供应链等储备项目的前期尽调工作,探索京东供应链项目、塑脂产品贸易。二是优化调整贸易结构比例,适当提高收益大周期短的业务比例,提高贸易业务资金流动率,提升预期收益率。
加快供应链业务发展。一是继续加快推进南平、莆田、宁德等地区的团体餐供应业务,同步拓展母婴全系列产品跨地区销售网络,布局三明、龙岩、南平等销售渠道。二是选址市区开设乡村振兴项目示范旗舰店,布局农特产品、高端海鲜等五大展示区域,作为三明市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展示窗口及公司品牌孵化宣传窗口。三是与沙县小吃文旅集团合作,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负责运作,开展推进沙县小吃进高校项目。
做好林业项目储备。一是成立木材贸易公司,利用现有贸易业务经验,参与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交易转贸易业务,在交易后端提供林权及木材流转服务。二是参与三明林改行动,在“林票”、“碳票”、林权交易平台、林业上市公司投资等方面进行试水,同时与三明市人民政府、三明市林业局及中林集团对接跟进国储林项目,确保国储林建设项目尽快落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