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纠纷不过夜 调解在身边——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省级金牌调解组织称号
近日,江苏省人社厅、省总工会等部门联合通报,园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获评江苏省2022年“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
“对我们职工而言,产生纠纷在心理上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能快速找到倾诉平台,能在厂里就地解决是我们的心愿,在园区工作这个愿望很容易就能得到实现。”园区企业职工夏某说。作为江苏省首批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园区不断完善和创新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让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少走“弯路”。
在这里,有问题 “码”上可以说。为畅通纠纷化解渠道,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苏宿园区“主动对接,多元介入”,开发上线“根治欠薪、举报投诉、仲裁调解、法律援助”四位一体劳动维权管理e平台。区内企业厂务栏、职工餐厅、集宿区大幅张贴“线上维权二维码”,针对多元解纷中信息资源不够畅通的问题,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努力为职工群众提供全天候劳动纠纷化解服务。
在这里,调解队伍深受信赖。劳动纠纷调处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在园区,调解队伍建设始终秉持“劳动纠纷无大小”的原则,有1%的调解可能,就应当付出100%的努力。为了把调解的触角延伸到最前沿,园区从企业调解员队伍建设着手,持续九年组织开展调处技能专项培训及考试制度;设立从“联处中心—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多层次劳动纠纷调处机制,区内规模企业、行业及区域性企业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小微企业设立调解员。大部分劳动纠纷本身的解决不是最终目的,促成和解,修复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管理良性提升才是根本。以诚取信、善解心结、情理交融,园区内65%以上的劳动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谱写了一曲曲和谐动人的乐章。
在这里,普法宣传无处不在。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解纷。园区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建立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一”制度:一片区一名法律顾问、一年一部宣传片、一企一册法律书籍、一企一次专题普法、一企至少一名调解员,常态化组织公益律师进工间休息室、新员工入职宣导培训室,就劳动合同签订、请假、辞职、调岗、维权等常见主题制作普法系列微视频,对区内企业核定定量定岗播放指标,确保普法宣传入脑入心,取得实效。(劳动保障社会事业局 陆慧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