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长汀推动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连日来,长汀县再次兴起水土流失治理攻坚热潮,在河田、策武、濯田等治理山场,水土保持项目21个林草施工班组1000多人正开展整地挖穴和植树造林,确保全年水土保持工作实现首季“开门稳”“开门红”。
2021年7月,水利部将长汀县列为全国5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之一,开展新时期推进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课题探索。一年多来,长汀县精心组织、持续创新,推动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积极打造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长汀样板”。2021年12月10日,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建联盟在“中国·长汀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签约成立。
在健全体制机制上先行示范。坚持“三级书记”抓水保,成立领导小组,建立领导挂钩、部门协作和多元化投入等机制,形成推进先行区建设的强大合力。编制《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实施“六大工程”“十八项行动”。2022年实施项目23个,完成投资4.73亿元,占计划的100.7%。把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列入“三重”工作和“大督查大落实”重要内容,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有序推进先行区建设。
在创新技术模式上先行示范。扎实推进水土流失深层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修复19.23万亩,水土流失率下降至6.57%。开展品牌创建行动,“长汀经验”入选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罗地河小流域治理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持续创新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列入福建省绿色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科教园入选全国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入选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事件。深化生态共治监管,全年审批水土保持方案35份,下发整改通知书22份,查处案件3起。
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先行示范。以长汀县被列为水利部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各具特色示范点,并串点成线,成为乡村旅游增收点、生态文明现场教学点。推行“政策引导+企业投资+社会融入”机制,加快绿色发展,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91万亩,2022年实现产值32.2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