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淮安市审计局四举措助力淮安市清水廊道工程出实效
近日,市审计局在对淮安市位于输水干线规划区内的清水廊道工程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中,通过全覆盖审计监督、全链条创新管理,对纳入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工业综合治理项目范围的8家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核查,重点关注企业关、停、并、转、达标再提高工程、企业污水回用工程以及关闭退出验收等工作情况,促进国家、省相关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助力淮安市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
拓宽审计范围。确立“全面审计、摸清底数、不留死角”和“守牢安全、环保防线”的全方位、全口径审计目标,对纳入审计范围的8家企业实行“一张网”全覆盖;以目标任务为主体、环境污染防治为侧重点的工作思路,将涉及的每一家企业都纳入审计覆盖网,搜集企业完成投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快速掌握任务完成情况。
提升审计方法。借力数据分析提供方向指引,数据先行寻求线索方向,综合运用相关职能部门系统信息数据比对分析发现疑点,如利用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与企业登记数据比对。通过“铁脚板”踏勘精准敲实问题,通过访谈等方式,向属地主管部门、涉及企业深入了解政策要求、目标进度、存在困境等,推动审计有的放矢。
确保应治尽治。审计组认真查阅清水廊道工程中企业相关数据,逐条梳理分析与被审计单位和地区的相关资料,在审查企业关闭退出任务是否完成的同时,了解企业遗留地块是否开展调查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等措施。重点关注其环境风险管控。确保关闭搬迁企业环境风险管控到位。
健全体制机制。关注主管部门体制机制建立情况及国家、省、市级扶持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出台情况。加强与主管部门互联互通,突破审计手段局限性,形成监督合力。探索上下协同作战,针对区域广、任务重的特点,集中兵力,运用清单制、模板制等制度匡范,强化过程监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