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四坚持四强化”抓好防汛减灾工作
从3月24日起,我国正式入汛,较平均入汛日期偏早8天。为提前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准备,市应急管理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开展分析研判,立足打大仗、打硬仗,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建立“总+专+分”的应急指挥体系和“两委一部”的应急组织体系,形成指挥部统筹调度、工作组各司其职的指挥救援体制,实现两委统筹协调、一部牵头管总、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2022年,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定出台《宿迁市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宿迁市应急救援资源,宿迁市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联动应急、公安、交通、卫健、气象、消防、供电等单位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常态联动机制,持续提升洪涝台风灾害科学防控能力。
二是坚持结果导向,强化汛前安全检查。4月份以来,在对各类水利工程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对骆马湖、淮河、新沂河、中运河等重点河湖工程和去年汛期出险的工程开展检查,确保汛前检查不留死角。特别是督促在建涉河建设项目加快施工进度,汛前恢复河道堤防原状,坚决制止新的人为设障行为,巩固清障成果,确保汛期河道泄洪排涝和灌溉引水畅通。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市级层面详细梳理了33个重点专项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处置流程和成员单位职责,完善了重要部门、重点单位、重要物资保管的通信联系方式等,编制《宿迁市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简本》,便于在应对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集结、准确调物和高效处置。以“一案三制”建设为牵引,统好、编好、管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县级编制专项应急预案203个、乡镇(街道)编制总体预案94个,完成率均达100%,进一步提高灾害科学防范能力。
四是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建立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形势研判机制,坚持按月定期会商和按需紧急会商,构建“综合+部门+队伍+专家”工作模式,根据研判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工作建议。日常联动应急、气象、公安、文广旅、城管、广电总台等单位,针对强对流等灾害天气通过电视台、交通广播、市区主要交通路口的30余块大屏、260余个住宅小区的广播和大屏、宿迁市1.1万余个乡镇应急广播“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市民提前做好应对防范准备,减少因灾损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