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连日来,在位于王村口镇山枣坪村的旅游服务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忙着搬运材料、粉刷外墙,处处呈现一派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目前,项目主体建设已经完工,正在等待验收,内部装修也规划设计好了,接下去马上就进入招投标环节。”据山枣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意雄介绍,该项目由象山县出资149万建造,总建筑面积610.32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休憩区、高端民宿等,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6家农家乐发展,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至10万元。
旅游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只是山枣坪村借力“山海协作”平台助推村庄振兴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山枣坪村毗邻南尖岩、神龙谷等旅游景区,2022年被列入象山—遂昌“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一年多来,象山累计投资170余万元,先后在该村实施山海关爱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一批造血功能高、落地见效快的项目。同时,借助山海协作资金,山枣坪村积极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等其他部门资金,开展道路硬化、绿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村中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里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我们还因地制宜实施了特色山猪养殖项目,通过无偿提供猪崽、养殖技术和保护价购销全过程服务,每年可为农户增收3000余元。”据象山遂昌结对帮扶乡村振兴示范点常驻工作人员、挂职王村口镇党委副书记潘玉进介绍,2023年,象山将继续投入280万元援建资金,完成山枣坪村旅游服务中心二期建设,同时,针对山枣坪村高品质无公害白茶、茶籽油等传统农业项目,谋划建设精品茶叶加工坊,努力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极。
集体经济薄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发展瓶颈,而通过山海协作,激活村集体造血功能,就是打破这个瓶颈的有效抓手。与山枣坪村一样,位于三仁畲族乡的坑口村同样也是象山—遂昌“山海协作”乡村振兴示范点,自2019年以来,象山累计在坑口村投入援建资金300余万元,建成集旅游接待、休闲、住宿、餐饮、文化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杉树垵水库改造等多个项目,助推坑口村容村貌展新颜,乡村产业大发展。
“通过杉树垵山塘水库项目,我们每年集体收入可以增收3万元左右,同时我们将一幢综合楼出租,每年可以增收7万元。”三仁畲族乡坑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蓝法松告诉记者,借助象山—遂昌“山海协作”平台,今年刚投入使用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可以再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左右,一系列项目的接续建成使用,不仅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增收致富,还大大提升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为村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其中,山海协作工程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象山与遂昌致力于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坚持抓好高质量援建项目,科学统筹援建资金,提升资金使用绩效,为遂昌县新形态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截至目前,象山已累计投入援建资金1000余万元,象山“红美人”柑橘基地、精品茶园综合体、猕猴桃观光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象山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为遂昌乡村振兴工作带来了新资源、导入了新理念,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山海协作工程的决策部署,加强援建项目谋划建设,推动两地产业互促、优势互补、资源同享,高标准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的‘遂象样板’。”象山县挂职干部、遂昌县两山转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楹表示,除了多渠道助推消费帮扶提质增量以外,下步,他们计划在北界镇淤躬村打造一个新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同时,在三仁畲族乡小忠村引进罗氏沼虾的稻虾共养项目,多管齐下念好两地共富“山海经”,唱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