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山丹:打造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链 助推乡村产业大发展

近年来,山丹县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把马铃薯作为富民强县“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之一持续培育发展,深入推进品种研发、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等全链条产业化,马铃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

推良种。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马铃薯生产管理模式,建成千亩以上种植示范基地20个,原种繁育基地6个。主要品种为大西洋,配套品种希森6号、冀张薯12号、兴佳2号、青薯9号等。经测产马铃薯平均亩产达3.2吨,总产达64万吨,总产值达到13.69亿元,县内马铃薯种薯企业及加工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在品种选育、组培快繁、标准化生产、机械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食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基地。山丹县甘肃天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祥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正明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中农发山丹马场马铃薯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种薯生产繁育企业,年生产组培苗5500万株,生产原原种8000万粒。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霍城镇、大马营镇、李桥乡为主,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其中原种繁育面积2万亩,一级种繁育面积3万亩;建成千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10个、百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30个。至目前,有3家企业申报了自主品种,登记马铃薯新品种3个,2家马铃薯企业被命名为省级龙头企业,山丹县德隆农服产品保鲜有限公司1家企业进行了绿色生产基地认证,4家企业的2500亩原种生产田被纳入甘肃省种子认证试点基地,为进一步实现脱毒种薯全覆盖创造了条件。

重栽培。主推了马铃薯“六位一体”(施肥、点种、起垄、覆膜、覆土、打孔)高垄密植栽培技术、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大批高效绿色节水技术,引进了马铃薯“六位一体”播种机、无人植保飞机等匹配机械,大大提高了劳动作业效率,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栽培,示范推广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面积达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0%,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100%。

强服务。建立以植保、配方肥供应为主的专业化服务网点48个,有效地带动了马铃薯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扶持各类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组织35个,产前开展农资统一供应、产中开展病虫统一防治、产后开展产品统一收购。培养专门从事马铃薯种植、收获及整地等有偿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99个,提升了马铃薯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育主体。山丹县已建成机械冷库26座、大型气调库15座、中小型贮藏窖160余座,贮藏能力达20万吨以上,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贮藏问题。甘肃天润薯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祥和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丹县正明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等马铃薯种子生产企业主要开展马铃薯种子的分级加工,年可加工销售马铃薯种子8万吨。山丹县芋兴粉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马铃薯收储、加工,年加工马铃薯7万吨以上,生产全粉1.2万吨,产值达1.3亿元左右。扶持正明种植公司、志斌合作社等马铃薯经销主体150余家,与中国百事食品、上好佳、达利园等马铃薯加工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收购关系,年外销商品马铃薯40万吨左右。(山丹县农业农村局 陈红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