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第三届“宜兴红”杯名特茶评比落幕
近日,第三届“宜兴红”杯名特茶评比落下帷幕,共评出红茶类特等奖25只、一等奖25只,绿茶类特等奖15只、一等奖18只。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名特茶评比活动,是对宜兴茶叶品质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宜兴茶叶品牌的一次推介,更是促进宜兴市茶企学习交流、提高技艺、提升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虽然只是“家门口”的评比,但设定了较高要求,不仅要求送样参评的企业实施规模经营,通过绿色或有机等质量安全认证,而且送样参评的名特茶必须是经省市鉴定的定型产品。评比指标主要为茶样的汤、香、味、质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成银等国内专家担任评委。宜兴市各茶企参与热情高涨,共有近百只茶样参与评比,与前两届“宜兴红”杯名特茶评比相比,整体量质又有进一步提高,很好彰显了近年来宜兴市广大茶企高质量发展的硕果。
此次评比中,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选送的岚峰、丹凝两只品牌的红茶茶样均获评特等奖。该公司是宜兴市的规模茶企,在“中茶杯”“陆羽杯”等行业内评比中屡屡夺魁。茶场负责人许群峰从事茶行业近30年来,先后走访20多个省市的主要产茶区,引进和驯化“金牡丹”等多个优质茶树品种。同时,依托“许群峰制茶技艺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对周边茶农开展茶树品种改良、制茶技艺等方面的帮扶指导,先后培训茶农700多人。
“此次评奖完全靠品质说话,市天润茶业有限公司等部分‘新秀’也获得了特等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宜兴市积极推动茶叶标准园建设,有计划地引进茶叶新品,新老茶企主动钻研制作技艺,茶叶品质不断提升,大批中小茶企也逐渐崭露头角,以品质取胜已成为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一大法宝。
据了解,作为江苏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最大的市(县),目前宜兴市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7万亩,创建部级标准园5个、省级标准园5个、省级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认证绿色、有机食品茶152余只。近5年来,宜兴市茶企共斩获国家“中茶杯”特等奖28只、一等奖37只;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34只、一等奖61只。同时,宜兴市还打造了“阳羡茶”“宜兴红”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并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有力助推了宜兴茶产业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