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临近期末,玉环各小学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认知规律,并结合语文、数学等学科内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乐考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感。
“同学们,考试即将开始,请自由组队……”6月26日上午,陈屿中心小学500多名一年级学生,肩背各式各样的环保购物袋,手持闯关卡,分批来到辖区某超市,排队参加“‘超’好玩,趣‘市’正当夏”的乐考活动。
此时的超市已变身大型考场,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是“考题”。在这里,各科老师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方言我会问、数学我会算、表达我会说、美术我会画、礼仪有礼貌等5个关卡,涵盖语文、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知识。
“阿姨,您能告诉我百货区怎么走吗?”乐考现场,学生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单独行动。考试的第一道题目就是用方言问路,找到百货、饮品、零食等区域,进行盖章。随后,每个人用20~25元,在超市内采购指定物品,并记录单价和余额。购物完成后,他们还要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成果,谈收获、说体会。
一年级学生游悠优买了方便面、QQ糖和苹果,还挑选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姐姐,率先完成超市打卡任务。她笑着说:“这比在学校里考试有趣多了,既有听说读写、又有生活实践,我非常喜欢,谢谢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我今天在超市独立完成了购物,收获很多,比如礼貌问路、挑选商品、核算价格,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要精打细算、节约零花钱,做个文明礼貌的好少年。”一年级学生游贝伊有感而发。
“乐考不仅为学生减负,也为我们老师减压。”老师杨丹直言,以前一到期末就头疼,一大堆试卷要改,还要和家长汇报孩子的考试成绩。实行乐考,可根据每位学生在闯关中的表现,写上相应的星级评定,不以具体分数“贴标签”,这样大家都轻松。
另外,在此次乐考中,不少家长当起了考官和志愿者。“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最终是拿来用的。”家长苏珊珊说,“很开心受邀参加自家孩子的期末考,我全程很投入、很快乐,同时也看到了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胆怯和生活常识的缺乏,今后我会加强培养孩子的社交及自理能力。”
“我们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进入超市这个真实的社会‘大考场’,主要是想通过跨学科整合、团队合作、情境体验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购物中进行知识测评,寓教于乐,提高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陈屿中心小学副校长徐小芳表示,这是学校契合“双减”政策、打破传统校内乐考的一大创新,也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一次尝试。
作者:张莺莺 王凌轩 摄影:吴晓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