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前,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发布,广大考生和家长正了解心仪院校、填报志愿,不法分子趁机设下圈套骗取钱财。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结合多年受理案例,总结出几种“诈骗套路”,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
一是宣称高校招生有“内部指标”。去年高考季,吴先生因为儿子成绩不是很理想,很担心他上不了理想的大学。就在此时,吴先生接到谎称某高校招生办的电话,说该校招生名额没有满,有补分政策,花钱补录就可以让吴先生的儿子获得该校的入学资格。还有一些骗局中,骗子谎称有特殊关系,可以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警方提醒: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百分之百是诈骗。
二是“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在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都很齐全,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标识,还配备所有的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警方提醒:当考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要第一时间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是否正确,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三是谎称帮助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骗子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四是冒充学生或老师骗取家长费用。骗子冒充学生本人或学校老师,通过短信、网络留言、链接等方式,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警方提醒:家长遇到电话、短信、网络留言、发来链接要钱的,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汇款时同样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