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申请“洛康码”转码等待时间长。“洛康码”被赋黄码后如何快速转码?昨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
这两天,在洛阳网的《抗疫呼声洛阳马上办》专栏,有不少市民咨询“洛康码”被赋黄码后的转码问题。对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在解答相关政策的同时,还悉心提醒“近期转码人员较多,还请您耐心等待”。记者走访多个社区得知,因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加之返岗务工人员增加,高校开学复课,人员流动相对频繁,被赋黄码人员有所增加。
记者从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洛康码”异常人员申请转码必须提供3种材料,即“洛康码”变更申请承诺书,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的行程卡,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必要情况下,当事人在提交承诺书时,可补充说明过去14天旅居史及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助于提高转码通过率。
“‘洛康码’异常人员提交的相关材料,我们还需要仔细审核,尤其是对于提交资料不完善的,需要和当事人反复核对,这会影响转码效率。”洛龙区开元路街道宜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阁说,目前,他们收到申请转码的材料后,会在社区网格员工作群内统一审核,并通过相关系统提交资料,正常情况下3个小时左右“洛康码”可恢复绿码。
记者通过采访为您梳理申请转码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一:人在洛阳但“洛康码”被赋黄码影响出行,不明白相关变码缘由。
分析: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根据流调信息(用户的户籍、身份证、手机号码、行程轨迹等)进行“洛康码”颜色变更。
从大数据角度来看,市民“洛康码”被赋黄码或者红码,意味着其本人有涉疫风险,并存在已经被感染的可能,但是自己不知情,同时也有传染他人的风险。
此外,当事人从市域外来(返)洛,未事先报备落实相关防控政策,或当事人未离开洛阳,但名下银行卡、车辆、手机号码被他人借用,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有消费、出行、通话记录,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个人的“洛康码”。
建议:发现“洛康码”异常,当事人在做好安全防护情况下,尽快联系所属社区或所属县区疫情防控部门,咨询原因,待相关部门核验后,按照“涉洛人员健康码赋码规则”申请转码。
●常见问题二:有市域外旅居史人员“洛康码”被赋黄码,在填写承诺书时行程信息过于简单,或仅写“未到过中高风险地区”。
分析:申请人的出发地及途经地信息不明确,提交材料后需要社区及街道人员反复核实,进而影响转码速度和通过率。
建议:申请人在提交承诺书时,务必写清楚相关行程信息,尤其是到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要具体到街道、乡镇,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审核。此外,必要情况下可提供“三天两检”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助于提高转码通过率。(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王博东 通讯员 程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