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区后边外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右)。王雁摄
说到后边外村,地理位置真不错——沈盘公路西53公里处,又是辽中区的“北大门”,也是全区距离沈阳市内最近的一个村。可就是这么好的先天优势被白白浪费了很多年,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基本没有,有的只是远近闻名的“后进村”这顶破帽子。
(资料图片)
“作为土生土长的后边外人,我心里比谁都着急。”辽中区后边外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说。
2019年12月,他被推举当选了村党支部副书记。那一年,张家辉已经57岁。刚接手时,村“两委”班子成员仅有1人为定工干部,管理软弱涣散,村集体欠外债80多万元……
为了让全村人不再过“一把锄头二亩地”的穷日子,他下决心彻底整治软弱涣散问题: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从致富能手、民营企业带头人、外出务工返乡和回村复转军人中选拔村“两委”后备人才。
换届后,精挑细选的村“两委”班子整体凝聚力、战斗力大幅提升,用一年时间清理盘活了三资、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偿还了村里的全部外债。到2020年底的时候,村集体收入达到了230万元,终于摘掉贫困村帽子。
眼瞅着家底厚实了,解决“行路难”成了头等大事。村集体大手笔自掏腰包170万元,修了将近十公里的村路,彻底结束了百姓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路好走了,张家辉又开始寻思起后边外村必须得有个叫得响的产业,于是根据村里以水稻、玉米为主的资源禀赋,2021年初,村党支部带领水稻种植大户到盘锦考察,引进蟹田养殖项目200亩,年产值增长近20万元。这个看得见、够得着的好项目让大家有了信心。第二年,种植面积就扩大到1200亩,产值达到了380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为此,张家辉充分发挥党组织致富带动作用,先后带领创办了九春、荣程、喜稻三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2023年,他带领后边外村把现存的3700亩土地集中流转到喜稻种养殖合作社,统一经营,价格从每亩650元上调到950元。目前,已有近550户村民入社,村民参与流转每亩增收160元,再算上分红增收达到300元。这可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此外,后边外村以“三美”建设为契机,全村齐心打造边角经济,使“美丽庭院”孕育“美丽经济”。2022年,后边外村统一采购“矮大头”油用向日葵种子分发给村民,统一种植在全村随街院墙外,花期赏花美化环境,秋季收获葵花籽榨油。村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2023年,后边外村计划打造五味子边角经济。预计全村可种植五味子10万棵,按照目前市场回收价每棵5元利润计算,三年后,全村百姓可增收约50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