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后官寨镇: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特色品牌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顺应教育部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后官寨镇马集村建成一处集农事体验、劳动技能、乡村旅游、团队协作等于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今年,被正式挂牌为西峰区青少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该基地由马集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筹资策划、学生参与出劳、基地统筹承接,形成“支部+合作社+学校+基地”四方联动运营模式,囊括农耕文化长廊、农耕课堂、农耕实践操作区、设施及露天蔬菜种植区、动物养殖区、粮食生产作业区、种子用肥展示区、亲子菜园体验区的“一长廊一课堂六大功能区”,为城区中小学生提供劳动教育“活课堂”,让学生们“脚踩泥土,记得乡愁”。

因地制宜,开辟生态实践场域。农耕实践操作区建有22座现代化农业大棚,集中开展培育、种植、采摘等多样态的生态劳动实践教育,探索特色高价值的农产品,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融合创新,构建丰富课程体系。基地积极构建综合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包括农业发展历史探究、农业栽种技能培养、农作物采摘等系列课程,适合中小学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多层次、进阶式的劳动实践。

多维联动,锻造硬核师资力量。基地雇佣退休教师、农民担任授课老师,配备专业授课团队,讲授各类劳动技能,使学生学会基本种养技能。

拓展延伸,挖掘旅游产业潜力。延展乡村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探索开发全链式旅游业,充分挖掘旅游产业潜力,逐步建成娱乐购物、友情打卡、农耕体验、周末度假为主题的综合性示范基地。

下一步,基地将立足功能定位、发挥品牌优势、释放叠加效应,吸引更多的学生及家庭到基地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 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