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灵峰度假区让“文创原乡”实至名归

为期四天的“七彩灵峰 四季乡逢”小瘾·半日村“槐夏瘾集”于21日落下帷幕。这场夜集市聚集了来自文创手作、非遗传承等艺术领域的人士,一件件作品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个个“摊位”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全场活动共吸引近万人次参与,“文创民宿村落”的名声不胫而走。

今年,安吉县全面推进艺术原乡建设,灵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灵峰街道)立足“文创原乡”定位,对全域艺术资源开展摸底调查并梳理整合,陆续打造出横山坞村“艺术民宿”、大竹园村“稻田蔬香”、剑山村“月光经济”、碧门村“产居相融”等一批乡旅品牌,还通过以高式熊艺术馆、蔓漫美术馆、半日村艺术园等项目为核心,串联形成乡村艺术创作集群,实现了“一村一品”、各美其美,全域推进、美美与共。

“休闲产业是灵峰的一大特色。我们在推进艺术乡建过程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鼓励旅游特色产品研发,推进旅游产品生产和旅游产业发展开展良性互动。”项目专员余菊慧介绍,灵峰也十分注重文化对乡风文明的涵养,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村文化礼堂等文化阵地开展扇面绣、剪纸、竹编画、泥塑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原创性文化活动,吸引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8月,灵峰度假区“七彩灵峰 四季乡逢”品牌发布,为全域“艺术乡建”提炼了主题,打造了统一IP。在这个基础上,度假区(街道)对全域艺术乡建工作制定了提升方案,按照“七个一”标准,即一个以上勘查点位、一份项目策划书、一个执行单位、一个以上文艺团队、一份项目推进表、一个特色展示品牌、一项专门扶持政策,全面深化建设。

据了解,度假区(街道)不仅明确了小瘾·半日村、蔓塘里自然村、大竹园村作为艺术乡建发散源,还制定了详细的分步推进安排。“我们通过引进书画类艺术团队、传统文化类团队,对已经形成的部分‘一村一品’开展提升,并计划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夯实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的乡村的建设基础。”余菊慧介绍,度假区(街道)将依托“七彩灵峰 四季乡逢”全域品牌优势,发挥小瘾·半日村、蔓塘里等网红打卡点引流优势,进一步挖掘灵峰文创基因,让“文创原乡”实至名归。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