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教授联百企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最近,浙江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刘文贤教授异常忙碌。从实验室出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图片)

在去年3月召开“才聚德清创享工大”科技人才校地合作大会后,以高质量建设“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为着力点,县科技局、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研究院、康乾街道多方联动,实施“百名教授联百企”助企行动,刘文贤正是其中之一。

行动开启后,刘文贤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一趟升华云峰。相比于寻常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污水,升华云峰在进行木生产印染时,废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有机染料,不容易自然降解。原本,企业采取的是吸附沉降的办法,但过程较为复杂。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文贤提供了一种新的降解方式。“我们让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光催化剂原位生长到企业的一些废旧木材上,在光照条件下对废水中的染料进行降解,就能降解成无色、无污染的小分子。”

德清为什么要实施“百名教授联百企?”“这是一次破题。”康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体量不大的科技型企业,高端人才的引进一直是大难题,实操人才储备不足,导致企业在原始创新上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街道充分发挥属地作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利用浙工大的人才资源服务企业发展。

“结对后,学校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人才上的支撑,也为我们的产品研发带来了‘及时雨’。”据浙江华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华蓝环境成立于2020年,在去年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签订大学生实习合作协议后,公司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自去年3月至今,前后共有23名学生在公司实习,目前已有2名学生入职,带队教授黄新文也在生产一线找到了成果转化的“试验田”。

依托黄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持,结合华蓝公司的实践经验,目前,双方在技术合作上已经完成了“一种表面处理废水循环一体机产品的开发(实用新型)”“一种表面处理废水特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和“一种新型环保管家信息软件的开发(软件著作)”,其中一体机产品和特效絮凝剂专利申请已受理,环保管家信息软件的软件著作权已取得。除以上合作外,黄新文教授还对浙江华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多项废水、废气工程进行了技术指导。

“通过‘表面处理废水循环一体机’的全自动处理,一些经喷淋产生的废水能够直接达到回用标准,目前已准备投产。”黄新文说。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为防止简单的‘拉郎配’,此次行动改‘选派’为‘选认’,即双向选择、按需选认、精准对接,建立高效、专业、对口的技术服务团队。”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送科技、授方法、解疑惑……一年多来,通过教授结对企业的方式,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加快输出转移,打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通道。活动至今,已派出60余名教授,先后走访服务百余家企业,56位教授长久结对68家企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