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新城生态基底“钢铁森林”上蓝天依旧
俯瞰南京玄武红山新城,座座高楼鳞次栉比,成片的工地塔吊林立,无数的建设者热火朝天,为这座古城注入勃勃生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玄武区红山街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落实落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夯实新城生态基底,让“钢铁森林”中有绿意盎然,居民推窗蓝天依旧,一条条绿色发展脉络沿街巷延伸。
“铁脚板+高科技” 联防联控守护“天空蓝”
作为一座日新月异的新城,红山街道辖区内有20多个在建工地,占玄武区近七成。工地建设所产生的扬尘、机械尾气排放、焊接切割作业,无疑给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全力压降空气污染物指标,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红山街道城市管理部对照“八达标两承诺一公示”的标准,定人定位对辖区每个工地进行检查,并安排无人机进行辅助,确保辖区内工地规范施工。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会现场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加强执法监管。”红山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我们还会以微信群通报、当面约谈等方式让施工方增强防控意识,主动作为,建立扬尘污染管控长效机制,共同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餐馆“码上洗” 还居民一片“小清新”
“以前店里的排烟是往天上跑,图的是‘十里飘香’!后来经过执法人员的讲解,现在油烟都用高效净化器收集、治理,生怕污染大气环境。”在月苑小区旁开了十几年烧烤店的杨老板这样说道。
目前,红山街道辖区内有大大小小300多家餐饮店,为居民带来“烟火气”的同时也不免带来“油烟味”。为破解餐饮油烟扰民难题,今年以来,红山街道常态化开展对辖区餐饮店的巡查,重点检查油烟净化器的运行情况、清洗记录,对于前期未安装油烟净化器的餐饮单位,街道城市管理部则通过逐户走访、耐心宣传、沟通交流等方式督促其尽快安装,全面提升餐饮油烟治理成效。
今年8月,南京市餐饮油烟监督服务平台推出了“码上洗”小程序,该小程序会在商户油烟净化设施清洗倒计时7天时推送提醒,净化设施完成清洗后,商户需将清洗照片、相关资料等信息上传后台,待平台成功录入后,油烟净化设施方可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红山街道城市管理积极落实餐饮单位“码上洗”小程序安装工作,并对平台录入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的核实和更新,截至10月中旬,已完成辖区内84家餐饮企业安装工作,以“科技手段”助力环境质量的“提质增优”迈出坚实一步。
落实“河长制” 带来水清岸绿景美“河长治”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唐家山沟与南十里长沟两条河流如丝带般蜿蜒穿过红山新城,串起一座座高楼,一片片园区,形成城水相亲、以水兴城的“拼图”。
为守护好这份宝贵的生态财富,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红山街道城市管理部积极落实“河长制”,以“河长制”推到“河长治”。今年以来,街道总河长巡河次数共计32次,各社区河长巡河数总计1020次,对发现的27个问题全部进行解决。同时,街道综合执法大队还对辖区30家重点排水户进行执法检查,对在巡查中发现的个别散排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督促其整改到位。
截至10月底,街道先后动用140多人,大车3辆,小车2辆,对唐家山沟北支沿岸补水口,红山南路沿线河岸进行了清理整治,共清运垃圾约12吨,铲除菜地近123平方米,使沿河的环境焕然一新。
编辑:吴磊 穆如青
审核:周鹏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