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宿迁市“破立并举”集成农村改革新样板

宿迁市突出模式和载体创新,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功能重塑,变“一招鲜”为“组合拳”。

一方面,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2.0版。突出“破、立、改”三个关键环节,全面促进乡村生产要素提效、生活品质提档、生态环境提级,彰显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价值。在空间挖潜里突破瓶颈,对农户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地以外的资源逐一梳理,宿迁市收回被侵占集体土地51.7万亩,被侵占集体资产148.8万平方米;在资源利用上改换路径,将资源资产聚零为整,鼓励村企联建、多元化经营,今年以来,盘活土地3.53万亩,盘活利用厂房62.12万平方米;在功能整治中补缺提优,不断提升乡村公共配套水平,纵深推进水、路、田园空间整治,推动8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落地,治理环境问题3.3万个,新建成生态河道581.8公里。

一方面,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示范区。围绕“四个廊道”建设,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宅基地改革、土地综合整治等一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相继落地转化。绿色水美生态廊道基底更加扎实,提标建设湿地公园、串联城区水景公园,实施坡岸生态改造146公里,基本形成“一链串九心”的黄河故道湿地公园生态链。富民增收经济廊道成效充分彰显,泗阳县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宿城区获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洋河新区通过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认定,泗阳县李口片区、湖滨新区皂河片区两个园区获评省级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初步形成了国、省、市三级园区辐射带动布局。城乡一体示范廊道格局初步显现,沿线建成特色田园乡村6个、美丽宜居乡村96个,初步形成城市景点与田园风光互为补充的全域观光体验带。文旅融合展示廊道内涵持续提升,泗阳县槐花主题公园提前完工,宿城区牛角淹民宿、蔡集镇榆山驿站、洋河新区梦里藤乡驿站开门迎客,累计建设各类旅游景区29处,其中4A级景区6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处,廊道沿线片区年接待休闲农业游客455万人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