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激活城市“边角料”拆迁工地“变身”24小时共享停车场
老旧小区停车难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关系到市民们的出行便利,在迈皋桥地铁站附近,这一难题显得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底,迈皋桥街道在人群集中、用地资源紧张的地铁站周边开辟了两处停车场,共计新增停车泊位120个,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需求。2022年9月,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新院区对外开放,市民们对停车的需求再次激增,“停车难”问题日益加剧。为此,南京市人防办、栖霞区城管局、迈皋桥街道、迈皋桥街社区“四级联动”,积极探索用地难题的解决之道,在停车场的选址、建设、投入使用方面推陈出新,建设了“抚云路停车场”,成为栖霞停车管理的一次新跨越。
突破建设管理模式激活城市土地“边角料”
迈皋桥地铁站位处城郊结合部,是城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周边老旧小区众多。要想从“寸土寸金”的地铁口区域中再度发掘出停车资源、解决停车场建设过程中的土地空间矛盾,亟须政府部门牵头。为此,迈皋桥街道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勘察地铁站周边环境,地毯式排查了边角余地及暂未出让的储备地块、翻修改建空地,从位置、面积、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决定将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新港职校中间4000平米的拆迁空地改建为停车场,在激活城市土地“边角料”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抚云路“双拥特色示范路”停车难问题。
在建设停车场的过程中,迈皋桥街道、栖霞城管局多次与发改局、住建局、交警大队、迈燕平台、迈皋桥街社区就拆迁空地改建为停车场的问题进行对接沟通,协调意见并迅速形成了解决方案,开始改建工作。圈场地、测面积、平地面、画车位、立标识……目前,场地地面已完成硬化,新增131个停车泊位,进出口道闸系均已调试到位,安装了全覆盖摄像监控,并申报完成了相关手续,预计下个月可投入使用。栖霞区城管局停车管理中心负责人陈九红介绍道:“停车难是动态的,不同区域的停车难成因不同,解决方案也不同。栖霞停车中心充分利用城市空闲用地、边角地、绿化用地以及地下空间,挖掘停车资源,修建停车设施,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极大程度地缓解了辖区内停车难的问题。”
突破空间刚性矛盾 以“共享”满足居民需求
2021年,南京市以栖霞城管局率先垂范,提供了近百个“共享车位”,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停车资源与市民共享,引领了文明停车的新风尚。紧接着,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医院以及住宅小区等停车位也逐步开展了错时共享,这一停车治理的“组合拳”,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民群众停车的“微幸福”。
“尽管如此,在迈皋桥地铁站附近,各单位停车场的错时共享措施不足以完全满足居民需求。地铁站附近的和燕路265号、和燕路275号等7个老旧小区,规划建成时年代较早,停车车位配比较低,停车的刚性需求矛盾仍然存在,部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影响了市民们的出行,违停投诉量不断上升。为此,迈皋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提出了‘24小时共享停车’的方案,在上报区相关部门后,也得到了有力支持。该停车场后续将交由迈皋桥街社区管理,社区将根据周边小区登记的业主停车需求,拿出不低于50%的停车位开展‘24小时停车惠民共享’。周边小区市民可以通过报名摇号,以惠民包月缴纳租金的方式停车。”迈皋桥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沈默向记者介绍道。
“治理停车乱,解决停车难。”下一步,迈皋桥街道将继续深挖辖区内的停车资源,利用城市土地的“边角料”资源,不断进行停车管理的新尝试,扩充停车泊位,优化停车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出行体验,建设品质城区,把民生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