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毯”排摸 精准治理 开发区(惠民街道)多管齐下织密出租房“平安网”


(相关资料图)

“老板你这个的煤气瓶不符合消防标准,不能放在这里。电瓶车也不要停在门口,这样是会堵塞消防通道的,把它挪挪开,以后不要停在这里了。”

11月30日下午,开发区(惠民街道)安监办、派出所、社会治理局、消防工作站等单位来到曙光村,对该村流动人口、出租房屋较多的集聚小区开展“清隐患,筑防线”第二次集中统一行动。

开发区(惠民街道)曙光村外来人口集中,共有450余户出租户,6000余名外来人口在此居住、经营。行动现场,专班组成员在一幢出租房门口看到,不仅毗邻窗口处停放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门口还摆放了一个煤气瓶,专班组成员当即要求整改。

“我们这次行动也是结合县里构建基层治理‘大平安’格局的要求开展,街道自我加压,对十个纯农业村开展一个集中整治。整个检查会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从下午检查的情况来看,住户在家的比较少,电瓶车停放相对比较规范,我们晚上还会继续开展集中执法行动。”

据开发区(惠民街道)社会治理局副局长汪标介绍,此次行动重点对电动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楼梯间堆放杂物等行为进行告诫或处罚;对使用不合格的燃气器具——“瓶、灶、管、阀”等存在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对出租人信息登记不及时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责令整改或处罚。

惠民街道曙光村村民委员会委员陆佳华表示,此次出租房整治行动中,他们在消防和应急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也发现了前期未能发现的一些消防隐患。“后续,我们还会加强整改力度,同时,对之前查处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头看’。”

事实上,自6月份起,开发区(惠民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就出租房整治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同时成立出租房整治领导小组,设立8个出租房整治工作专班。并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再招募社区工作人员22名,网格员130名。辖区内各村(社区)就已经对辖区出租房屋实施网格化管理,集中开展地毯式、滚动式排查整治,保障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惠民街道横泾桥社区,社区党总支委员陈敏思告诉记者,早在今年8月,为了切实做好辖区内出租房屋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出租房屋火灾事故,社区相关人员白天组织工班进行出租房屋公共区域喷淋安装,晚上九点半后联合派出所进行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整改。如今,辖区内大部分小区的走廊里都安装了消防喷淋和烟雾报警。

此外,在网格员的巡查走访中,还发现电瓶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行为。因此,社区也在出租户密集区里建造了多处电动车集中充电棚,并劝导居民们将电动车停放到那里,防止因为违规充电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据汪标介绍,截至目前,开发区(惠民街道)已在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治方面投入近2500万元,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棚197个,改造充电设施3233处,增加疏散楼梯2984处,规范提升逃生窗3233处,更换燃气三件套14846户。

“经过我们前期的排查和之后‘回头看’,如今我们已清退210栋30人以上出租房,辖区内群租、群居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接下来,我们还将运用租住安、E图采、云上嘉善社会治理等数字化平台,综合集成隐患上报分析、人员信息排摸等功能,形成长效治理机制,保证辖区内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汪标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