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淮阴区司法局:“三重三化”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通讯员 惠敏
区司法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通过资源集中、平台拓宽、服务优化三方面,不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侧”,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重资源集中,打造服务团队专业化。深入企业开展便利快捷的“贴身式”“主动式”法律服务,建立企业法务工作室,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集中受理和解决企业法律服务事项,实现平台受理、分类交办、结果反馈的“一条龙”“一站式”精准法律服务。有效整合公证服务资源,从淮阴区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挑选资深法律服务工作人员,集中优势力量,组建“优化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团”,并梳理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劳动关系、经营风险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效能。
重平台拓宽,推行法律服务多元化。强化“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应用,为群众申请解决纠纷提供高效服务,化解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矛盾纠纷与劳动争议案件,统筹做好劳动者权益维护和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保障。升级推出服务企业系列7大重点内容,为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法律建议、将重大合同合法性审查纳入服务目录;将非诉讼矛盾排查化解机制融入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及时排查化解企业合同履约、用人用工、劳资关系等常见纠纷。
重服务优化,提升服务效率高效化。统筹发挥好行政立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等工作职能,凝聚保障重大战略、服务重大项目的合力。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树牢“服务意识”,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倾听市场主体意见,充分保障其知情权,维护其合法权益。及时发布推送各类助企、惠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项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机制。法律服务关口前移,通过“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送政策、送服务,闭环跟踪解决企业合理诉求。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定制公证服务,主动对接联系企业园区,了解企业及其职工公证需求,开辟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建立常态化走访服务机制,结对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及律师,每月至少深入企业走访一次,做到走访有记录、咨询有回复、服务有成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