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智教授倡导综合视野,多方位破解中医“内不治喘”难题

咳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慢性疑难病,易反复发作,轻者伤身,重者致人丧命,素有“文明杀手”之称。中医有一句老话:“外不治藓,内不治喘”,意思是说,肺为华盖之官,处于人体的最上端,肺病咳喘病是最难治疗的一种疾病,这位老中医偏不信邪,非要与咳喘病“斗”到底,而且放出狠话:“一步到位治咳喘”,结果还真令人意想不到,三十多年来,专治老咳喘,几乎治一个好一个,这位老中医名叫陈德智。

陈德智先生是现今中医领域中的知名专家。他曾任武汉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李时珍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同时也是中华医学会中医疑难病专业学会第一届委员、香港中医药学会研究员、北京市藏医民族医药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他是一位非常谦虚并充满智慧的人,一直对中医发展充满热情,致力于把中国的传统医学推广到世界的舞台。


(资料图片)

中医的核心治疗理念是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对于喘息不畅的疾病,中医往往会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进行治疗。但很多人却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或是治疗效果不稳定。陈德智先生认为,这是因为中医治疗喘息不畅的方法相对单一,较难达到预期效果。于是他自己进一步研究了喘息不畅的病情,提出了诸多观点,综合视野,从多方位破解了此难题。

久病无速治之方,虚病无速补之方

从中医立场,陈教授认为:久病则虚,久咳伤肺,肺虚卫气受损不能固表,易受外邪侵袭而咳嗽。咳喘病之所以难以根治,在于病人容易受到西医思维,要求见效快,没有看到疾病的本质,因此要求中医像西医一样快速见效,一旦达不到要求就放弃。

咳喘病无速治之方。不少咳喘病是常年积累来的,治疗也需要抽丝剥茧慢慢调理才能见效。况且随着年纪逐渐增大,症状反复愈发频繁,气阴两虚逐渐加重,治愈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武汉老中医,治喘有良方

在与众多患者及中医研究人员的交流中,陈德智先生阐述了自己对于咳喘病的施治及配方思想:

其一,要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无论外感、内伤,使肺脏受邪,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导致脏腑失去平衡,咳喘病发生了。在控症的时候,必须同时采用中药益气补阳、润肺生津、化积痰、调体质,增免疫,然后逐步减少对西药的依赖,做到长治久安,病情痊愈。

其二,要借鉴西医的循证医学理论。从解剖学的层面认识到引起咳喘痰等症的呼吸道炎症以及呼吸道炎黏膜组织损伤,所以,必须在益气养阴、补虚兴阳的同时,用中药消除呼吸道炎症、修复呼吸道黏膜损伤。

七味中草药 千年中医魂

经过多年临床研究,陈教授精选优化出由“太子参、冬虫夏草、白及、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甘草”君臣佐使配出来的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堪称治疗咳喘病的克星。三重保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1、修复呼吸道受损黏膜,守护第一道屏障

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中含有的白及,对呼吸道黏膜具有强效的修复功能,从根源处控制咳痰喘症状反复发作。

2、恢复肺部防御能力,焕活肺动力

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特别添加了冬虫夏草这一名贵药材,能够恢复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少咳痰喘复发。

3、增强肺部抵抗力,舒张支气管

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里面含有的太子参、浙贝母、天花粉、槟榔、甘草等成分可以有效帮助调节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炎症反应、增强肺部抵抗力,改善胸闷、呼吸不畅通等症状。

陈教授介绍说:此药主要是修复呼吸道黏膜损伤,恢复肺部抵抗力、激发人体自身呼吸系统抗病免疫力,控制咳痰喘。用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咳喘病没有治不好的道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