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塔山街道开启平房区垃圾分类新模式

没有封闭式管理,没有物业托底,如何做好老旧平房区垃圾分类管理?近日,塔山街道青藤社区大胆尝试,以智能流动垃圾分类收集车代替垃圾分类定时定点环保小屋,在平房区试点取得良好效果。

早上7点半,家住仓桥直街的王阿姨拎着分类好的垃圾在门口等着垃圾收集车。“原来门口有个垃圾桶,又脏又臭。现在变成上门来收,又好又方便。”王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垃圾后,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整条街都干净了。

据了解,仓桥直街有住户122户,居民数量为300人,以老年人为主。由于整条街平房区面积较大,人员分布不集中,且道路狭小,无法设置定点环保小屋。对此,塔山街道积极探索平房区垃圾分类新模式,于3月1日在仓桥直街试点运行智能流动垃圾分类收集车,一天上门收集垃圾两次,时间为早上6点半到8点半、晚上6点半到8点半。平时主要收集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每月1日、15日收集可回收垃圾,每月20日则收集有害垃圾。

“称重积分”是该模式的另一亮点,居民只需在机器上刷一下社区发放的“垃圾分类管理卡”,本次投放垃圾的重量和所获积分便自动计入到垃圾分类智能系统,累积的积分每月可兑换垃圾袋等生活用品。为方便居民投放,街道还定时定点配备工作人员指导居民垃圾分类,完成投放垃圾称重和积分数据的系统录入。

小小的智能流动垃圾分类收集车背后还有一套数字化平台在掌控。在数字化终端——生活垃圾智慧化监管云平台上,可以清楚看到每日垃圾收集总量、参与率、正确率、错误率等情况,实现垃圾分类数据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