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四联”赋能乡村连片发展

庙源溪流碧水清波,诗画风光美景相连,巍巍古村隐约其间,孝礼文化隽永延绵,俨然美成了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在这山光水色青于蓝的画景中,油菜花海、花田荷塘、萌宠乐园、美食街区、……逐步实现美食、美萌、美心、美景、美居的共富生活圈。近年来,万田乡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主线,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作用,统筹推动资源集聚联用、产业融合联建、服务集成联享,全力打造“1+5”连片发展示范区,辐射带动全乡域振兴共富,发展势头强劲,正氤氲成一首连片发展新诗篇。

组织联抓,凝聚全域振兴统领力。积极开展和省机场集团、巨化集团、开化县大溪边村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联建,争取优质资源倾斜集聚。在省市区三级联动统筹下,成功争取各级补助资金8000余万元。坚持组织先行,全乡域开展固本强基专项行动,创设干部大体检、民情大走访、矛盾大化解、项目大攻坚等活动载体,搜集有关意见建议480余条,化解群众急盼问题113个,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沿路沿线风貌提升等项目,为连片发展打下坚实组织基础,营造浓厚干事氛围。

规划联谋,勾画连片共富大蓝图。按照“连片规划、连片建设、连片发展、连片治理、连片共富”的思路,明确将坞石村作为支点,辐射带动荷塘、上蒋、下蒋、余家山头、万田等5个有基础的行政村连片发展,并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围绕“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建设要求,共同制定《万田乡“1+5”连片发展规划纲要》,涵盖强引领、增实力、促增收、树文明、改风貌5大举措和42项重点工作清单,形成村庄、产业、田园片区式整体性发展规划,推动美丽乡村、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三线合一”。

产业联建,提升全链发展融合度。坚持以党建引领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重点打造坞石村高粱酿酒龙头产业,“红高粱共富产业园”项目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试点,获得省级专项资金3000万元。联合市农科院将2023年高粱种植试验田设在坞石村,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加快推进红高粱产业综合体、红高粱村播中心等项目建设,布局引进高粱面、高粱酒等高粱生产加工链产业,在此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优质互补”原则,延伸发展下蒋村“它经济”、万田村田园文旅、荷塘村研学等特色产业,打造“富在坞石、养在万田、住在荷塘、秀在余家山头、吃在上蒋、玩在下蒋”的未来乡村共富产业圈,6个行政村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超300万元。依托“红小播”共富工坊,大力发展“它经济”产业业态,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人均年收入4.5万元以上。

服务联享,打造幸福邻里生活圈。坚持场景化服务和数字化治理双向赋能,聚焦“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系统推进乡村生活馆、南孔书屋、民生综合体、共享食堂、健康小屋、共富驿站等10大公共服务场景落地,实现全乡17个村社全覆盖,乡村生活馆服务事项由原来的13项提升至27项,累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打造形成综合功能集成的连片发展村“30分钟生活圈”。同步推动“邻礼通·三民工程”应用向农村延伸,动态归集人、房、户、车、场所五大类40余项全量信息,打通9个部门3000余条数据,生成村民档案2300余份,并对残疾人、低保户、空巢老人等17类重点人群进行“红黄绿”分类管理。创设“夜访夜问、网格走亲”机制,做实做优线下三民工程,引导推动6个行政村14个网格257党员,开展精准服务275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件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