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三分田”里育好苗种好药
近年来,陇西县积极实施“三分田工程”推动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快优良品种提纯选育和示范推动,实现了道地中药材良种生产“从少到多”的良性循环。
最近虽然比较干旱,但是宏伟乡景坪村村民李玉勤用地膜铺设的三分地黄芪苗却长势喜人。他告诉记者,以前从来不种黄芪,今年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免费发放了8斤黄芪籽,经过技术人员的推广指导,他也育了三分地的苗子,为明年种好中药材打下基础。
(资料图片)
陇西县宏伟乡景坪村村民李玉勤:这是第一年种,我原来也没种过,通过政府“三分田”的推广,铺了地膜,长得好地很。今年种上时间不长,已经长了20多公分了。
陇西县和平乡黄寨村村民吉俊宏:以前也经常种药,没技术不会育苗、不会种,根据人家指导,通过地膜育苗,感觉比以前确实产量高,出苗率高,抗旱性强,这个技术非常好。通过这个试验,明年继续准备多育点苗,把黄芪以后作为个人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发展。
村民们口中的“三分地”正是近几年陇西县推行的“三分田”工程。该“三分田工程”是采用集团选育的方法,选育出一批优质道地黄芪种子,经过加工处理,将良种投放给遴选农户,采取“户均育三分苗,来年种两亩药”(即每户今年育苗0.3亩,第二年所产种苗可种植2亩药材)的模式进行投放和推广,做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员发展。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农艺师张顺:我们在宏伟乡遴选了160户农户,进行统一的技术培训,统一投放中药材黄芪种子,户均8斤种子,育3分地的苗子,技术采用地膜穴播育苗,农户根据我们培训的技术进行育苗。
陇西县宏伟乡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汪军军:2023年组织遴选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符合条件的农户160 户,培育黄芪种苗48亩。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分田”科学化技术培育,亩产种苗可达684公斤,一等种苗占到47.5%以上,亩收益达到1.5万元以上。北山干旱区亩产种苗500公斤以上,一二等种苗占到60%以上,亩收益达到9600元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50%,实现亩增产20%以上,亩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陈卫宏:近年来,县中医药研究院按照3分带动2亩总体布局和提质增效扩面的总体思路,在优势和新增产区乡镇实施“三分田工程”,加快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从2020年开始累计示范推广农户超过2000户。下一步,县中医药研究院将加大“三分田工程”推广区域和面积,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全程跟踪指导,使其成为陇西县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陇西融媒全媒体记者吴录军 实习生赵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