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漳州市对市区32座桥梁进行全面“体检”“肠胃镜”“八爪鱼”机器人首次亮相
工作人员通过机器人对大桥相关数据进行检测分析
为确保高温多雨季里的桥梁承载安全、内部无积水无侵蚀,日前漳州市开展新一轮桥梁“体检”,在已有“彩超”透视普查的基础上,通过“肠胃镜”窥探、“八爪鱼”缆索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对安然人行天桥、战备大桥等32座桥梁进行全方面检测,保障市民通行安全。
据悉,安然人行天桥建于2001年,至今已运行21年。由于该桥采用三叉结构,中间未设置支撑、受力结构特殊,且位于交通主干道上、不能长期围挡影响通行,因此以往多次检查中多以表面“查体”为主,缺乏高效技术手段对其内部进行细致探查。本次检测中,漳州市首次采用智能管道镜技术,通过在梁体封闭人孔处凿开一个3厘米孔洞,对桥梁实施“肠胃镜”式窥探,从而实时确认梁体内部是否存在积水以及建材锈蚀情况,快捷又准确。
针对另一座人流车流密集、塔高索长的“高龄”大桥——漳州战备大桥,此次检测中漳州市摒弃以往的高倍望远镜及高空作业车检测方式,而是创新采用被称为“八爪鱼医生”的缆索机器人,360度无死角对大桥开展毫米级检测,通过多个高清摄像头现场采集回的数据、图像和索力测试分析,及时发现大桥斜拉索保护套及锚头是否正常,效率较以往提高数倍。值得一提的是,检测中使用的无限量测振动(索力)测试分析系统能够精准测试大桥每一根高强度斜拉索的受力情况,并与历年数据进行比对,智能判断索丝运行是否正常,高效保障大桥“生命线”安全。
此外,针对跨江大桥水下墩台检测“盲点”,漳州市启用专业“蛙人”进行水下摸探,检查水下桥体是否存在裂缝、骨料外露、孔洞、破损等病害,并对河床断面进行测量、查看河床变迁及冲刷情况,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据悉,本轮桥梁结构定检的全部外业检查工作预计于8月中旬结束,漳州市将根据采集数据评估桥梁健康状况等级,为下一阶段桥梁精准维护和加固补强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吴益超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