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11月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联系“三农”紧、了解需求快、服务网点多、农户信任支持等优势,带动破解农村金融资源重复布局、管理条线分割、服务各自为战的局面,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保监局联合印发了《安徽省“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在庐江、濉溪、蒙城、埇桥、固镇、颍东、凤台、天长、金寨、当涂、南陵、泾县、枞阳、东至、岳西、望江、歙县等17个县市区先行试点,力争2025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推开。

此次试点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粘合剂”作用,集聚保险、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资源,采取“1+3+N”模式,即:农业保险+1个村级保险(金融)服务窗口、1名协保员、1套金融业务信息系统+一揽子金融产品,变农村金融服务多头对接为单点对接,实现“一门受理、一站服务、一网通办”。

《试点方案》深化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形成“政银保担基”紧密合作、多链协同的农村金融服务新机制,以一揽子真金白银的举措,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保险方面,加大农业保险保费投入,省财政继续实施大宗农产品保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绿色农产品保险、林业保险等保费补贴政策,并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在信贷方面,利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成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度合作,加大信贷投放,财政、人行、银保监等部门分别给予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再贷款再贴现、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政策支持。在担保方面,运用“农业保险+担保+信贷”模式,加大融资担保支持,执行不超过1%的平均担保费率,种粮主体担保费率最低降至0.5%,省财政给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代偿补助和风险补偿。在期货方面,发挥“保险+期货”作用,开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创新险种,支持“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试点,省财政按规定给予保险保费补贴、以奖代补。在基金方面,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下设绿色食品主题基金,鼓励保险资金市场化参与省新兴产业母子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绿色食品等农业产业发展。(记者 徐奥萍)

关键词: